文档详情

古诗词赏析三.ppt

发布:2018-03-11约3.45千字共3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古 诗 词 鉴 赏三 (三)、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点拨:诗歌的表达技巧指运用修辞手法的技巧、运用表现手法的技巧、描写技巧、结构技巧、抒情方式等,下面我们就一些常见的作一点讲解。 1.表达技巧之一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 借代、对偶、双关、 顶真、设问、反问等。 例1. 塞鸿秋 ? 浔阳即景 周德清 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 江帆几片疾如箭, 山泉千尺飞如电。 晚霞都变露,新月初学扇, 塞鸿一 字来如线。 注:①淮山:淮河一带的远山。 ②淀:即“靛”,深蓝色染料。 这首元曲最主要的修辞手法是什么?其中“长江万里白如练”和“塞鸿一字来如线”两句在运用这种手法的角度上有什么不同? 这首曲是作者晚登浔阳楼的即兴之作。七个句子,句句比喻,故第一问不难回答。第二问着重思考角度问题(视听、远近、俯仰、形、色、声等等)。 参考答案:最主要的修辞手法是比喻,七个句子,句句有比喻。 “长江万里白如练”一句从色和形的角度写远望长江,写得极有气势; “塞鸿一字来如线”只从形的角度写南归的大雁“一”字排开,掠过江天的景象,既点明节令,又引人遐想。 练:指古代一种白色的绸带。 例2. 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乾。 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 注:龙钟:湿漉漉的样子。 “双袖龙钟泪不乾”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解析:理解诗句是说泪下如雨,双袖不干的意思,就不难看出其夸张手法再联系标题和全诗内容,可看出表达的是深切思念故园、亲人的思想感情。 例3. 竹枝词 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 诗的最后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女主人公怎样的情感? 解析:回答这个题,首先要了解“竹枝词”是巴渝民歌中的一种,多为情歌。刘禹锡任夔州刺史时,依调填词,写了十来首,这是其中的一首。词中写“晴”实为写“情”。 答:最后一句用了谐音双关的修辞手法,这里晴雨的“晴”实指感情的“情”。大胆而又含蓄地表达一个女子对情人的眷念、等待、希望和内心的忐忑不安。 2.表达技巧之二描写技巧——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细节描写; 动静结合; 虚实结合;白描等等。 例1.侧面描写和细节描写: 社日 王驾 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 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注:古代农民祭祀土地神的节日。社日这一天,乡邻们在土地庙集会,准备酒肉祭神,然后宴饮。 赏析:这首诗用了侧面描写和细节描写,不仅写出了社日的热闹和人们的喜悦,还表现了当时当地淳朴的民风和闲适的生活和以及农民生活的富足。 例2.细节描写 秋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赏析:本诗寓情于事,借助日常生活中的一个片断——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非常细腻地表现了羁旅之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特别是末句用一个细节描写,将作者对这封“意万重”家书的重视表现得具体形象。 例3.动静结合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赏析:这首诗写出了清新、幽静、恬淡、优美的山中秋季的黄昏美景。此诗以一“空”字领起,格韵高洁,为全诗定下一个空灵澄净的基调。全诗动静结合,相辅相成 ,相得益彰。月照松林是静态,清泉流溢是动态。前四句写秋山晚景之幽静,五六句写浣女渔舟之喧哗。诗之四联分别写感觉、视觉、听觉、感受,因象得趣,因景生情。 例4.虚实结合 题都城南庄 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赏析:此诗短短四句,凄美至极,令人怅惘不已。一二句是虚景:人花交映,十全十美;三、四句是实景:花在人去,怅惘顿生。以虚衬实,把读者带进无限凄美的意境之中。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