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类院校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高等理科教育 财经类院校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财经类院校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
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陈世斌
(浙江财经学院 工商管理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2)
摘 要 文章从我国资环专业设置背景分析入手,阐述了财经类院校资环专业设置的背景和
特点,进而分析了我国财经类院校资环专业进一步发展的环境条件和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对财经
类院校资环专业人才培养 目标、教学内容体系、师资队伍结构和实践教学环节等提出了构建设
想。
关键词 财经类院校 资环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教学系统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一 、 我国资环专业设置背景
1998年教育部组织进行了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 目录》的修订工作,将资源环境区划与
管理、经济地理学与城乡区域规划两个专业合并为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 (以下简称
“资环专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是在全球性的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城镇化问题 日
益突出的背景下设置的。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特另q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出现
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诸如人 口问题、粮食问题、资源问题、能源问题、生态保护、环境保
护、防灾减灾 、城乡规划、旅游开发与规划等,这些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地理科学直接研究或参与
研究。应该说该专业的设置对于解决人们面临的上述一系列问题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学科研究领域
和平台。与其他学科相比,这个专业可以发挥其范围广泛、研究方法多样化、对 自然环境和社会
科学各学科 内容的综合和对将来如何处理人与环境关系的重要性等方面的作用。正如钱学森指出
的:地理科学 (含资环专业)是与社会经济各方面都具有密切联系的一大科学部门,是人类文
明建设的基础理论口】。为了更充分的利用地理科学解决上述领域中的问题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
划管理专业由此而诞生。
自1999年开始,全国高校设置此专业的数量逐年上升,到2006年财经类院校设置该专业的
数量 占全国该专业高校总数的8.89%_2J。由于财经类院校更加具有从经济学、管理学等角度分
析和解决上述问题的实力和理论基础,所以该专业数量在财经类院校有进一步上升的趋势。
二、财经类院校资环专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改革的重要方向
资环专业肩负着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为地方文化建设和为高校 自身改革服务等多种功
能 引。因而很多专业科技工作者,积极开展应用理论的研究和实验,在很多方面取得了巨大成
收稿 日期 2008—08—29 ,
资助项 目 浙江财经学院重点教学研究课题阶段成果 (项 目编号:JK200629).
作者简介 陈世斌 (1960一)男,黑龙江哈尔滨人,教授,主要从事 自然地理、旅游管理、区域.经济,.等..研究.
· — — 45 ——
高等理科教育 2009年第5期 (总第B7期)
绩。但是在知识经济时代,资源环境科学工作者原有的研究领域越来越受到相关专业的挑战,有
可能迅速地分化出去。资环专业一定要在培养合格的基层区域规划管理工作者上下更大的力气,
才不致于被淘汰,特别是要培养出具有崇高理想、乐于奉献、具有敬业精神、掌握全面的文化知
识特别是地理科学知识和从教技能的综合素质较高的创新型人才。
(二)构建科学合理的师资队伍结构是关键
教师观念的转变,最主要的是把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出来,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把培养学生
的综合能力作为教师工作的出发点。要认识到人的综合素质应该包括政治素质、文化素质、业务
素质和身心素质,要有坚定的政治信念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敬业精神,亥4苦工作,有正直的
品质,有广博的社会文化知识,博览群书,能够不间断地学习和研究,对于所从事的职业前沿问
题心中有数,业务能力较强,具有敏锐的思维能力和观察力及洞察力,身心健康,能够正常与他
人相处共事,对于社会和他人有责任感和对事业的强烈追求。 ·
(三)专业课程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