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细胞膜及细胞壁9.12.ppt

发布:2017-04-20约1.35千字共2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目的要求:观察种子中胚的染色特点 材料用具:玉米籽粒 红墨水 镊子 刀片 培养皿 烧杯 酒精灯 ;方法步骤: 1.将玉米籽粒放在20~25度的温水中浸泡36h 2.取四粒已经泡涨的籽粒,将其中两粒在沸水中煮5min后,冷却,作为对照的实验材料 3.分别取煮过和未煮过的玉米籽粒放在培养皿中,用刀片沿胚的中线纵向切开籽粒。用稀释20倍的红墨水染色。2min后,倒去红墨水,用水冲洗籽粒数次,直到冲洗液无色为止。 4.观察籽粒中胚的颜色。 根据所学知识,猜想两组籽粒染色效果 实验现象:煮熟的玉米种子胚染上很深的红色 未煮的玉米种子胚只染上很浅的红色 ; ①为什么这两组籽粒的胚着色情况不同? ②是不是周围的物质都不能进入到活细胞内部? “红墨水分子”可以进入死细胞内部而不能进??活细胞的内部。 有些物质可以进入活细胞,而有些物质则不能进入细胞,即活细胞吸收物质具有选择性。 ;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重新体验科学家 对细胞膜组成和结构的探索历程;1.细胞膜的组成成分是什么呢?;1.细胞膜的组成成分是什么呢?;磷脂分子的结构;发挥想象画出: 磷脂分子在空气-水界面上单分子铺展情况、 磷脂分子置于水中铺展情况、 磷脂分子在细胞表面的排列铺展情况。;搅动后;尝试画出细胞膜中的磷脂分子的排布模型;磷脂分子的运动; 标本冰冻后用冷刀断开,升温后暴露断裂面。;;变形虫在吞噬草履虫;(白细胞吞噬病毒的过程);膜蛋白功能:;膜蛋白功能:;质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膜蛋白的功能:;根据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特点,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1895年,Overton在研究各种未受精卵细胞的透性时,发现脂溶性物质容易透过细胞膜,不溶于脂类的物质透过细胞膜十分困难。这表明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中有 。 (2)1925年,Corter Grendel用丙酮提取细胞膜的脂,并将它在空气一水界面上展开时,这个单层分子的面积相当于原来细胞表面积的两倍。由此可以认为细胞膜由  组成。 (3)1970年,科学家用不同荧光染料标记的抗体,分别与小鼠细胞和人体细胞膜上的一种抗原相结合,使它们分别产生绿色和红色荧光。将这两种细胞融合成一个细胞时,开始时一半呈绿色,另一半呈红色,但在37℃保温40min后,在融合细胞上两种颜色的荧光点就均匀分布。这个实验说明    ,其原因是        。; 科研上鉴别死细胞和活细胞,常用“染色排除法”。例如,用台盼蓝染色,死的动物细胞会被染成蓝色,而活的动物细胞不着色,从而判断细胞是否死亡。你能解释“染色排除法”的原理吗? “染色排除法”利用了活细胞膜能够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原理。台盼蓝染色剂是细胞不需要的物质,不能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所以活细胞不被染色。而死细胞的细胞膜不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所以台盼蓝染色剂能够进入死细胞内,使其被染色。;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