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浙教版:细胞膜和细胞壁.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 * 植物细胞的细胞壁 第二节 细胞膜和细胞壁 人体红细胞 问题的提出: 细胞的边界到底是谁呢? 实验: 将洋葱表皮细胞浸润在30%的蔗糖溶液中。 结论: 细胞膜是细胞的边界。 实验现象 将泡涨并煮熟的玉米种子,用同样的方法染色。 将泡涨的玉米种子,从中央切开用稀释红墨水染色。 实验处理 实验: 一、细胞膜有选择透性: 质膜只允许某些分子通过。 胚体细胞着色浅 胚体细胞着色深 材料1 ①1859年,E.Oerton选用500多种化学物质对植物细胞膜的通透性进行了上万次的研究。发现凡是易溶于脂质的物质,越容易穿过膜,反之,不容易溶于脂质的物质,越不容易穿过膜。 ②1897年,Crijins和Hedin用红细胞做实验,同样也证明分子的通透性与其在脂质中的溶解度有关,且溶解度越大越容易通过. 你从以上实验中能得出什么结论? 细胞膜的组成成分中含有脂质 二、细胞膜(质膜)的结构模型 1. 成分: 磷脂 你从以上实验中能得出什么结论? 材料2 科学家对细胞膜化学成分深层分析发现,细胞膜会被蛋白酶分解。 细胞膜的组成成分中含有蛋白质 2. 结构模型: 亲水头部 亲脂尾部 讨论 推想磷脂在细胞膜中以什么状态存在? 1925年荷兰科学家Gorter和Grendel从细胞膜中提取脂质,铺成单层分子,发现面积是细胞膜的2倍。 结论: 细胞膜中的磷脂是双层分布的 材料3 磷脂分子 讨论 蛋白质在细胞膜中以什么方式存在? 罗伯特森:电镜成像 材料4 “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的统一结构模式图 静态 静态“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是否能体现膜的功能? 变形虫正在吞噬草履虫 推论: 细胞膜应该是流动的。 冰冻蚀刻电子显微法 蛋白质镶嵌、覆盖、贯穿在磷脂双分子层中。 材料5 结论: 人鼠细胞杂交实验 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分子可以运动。 材料6 膜蛋白功能: 1.控制某些分子和离子的出入 2.生物催化剂的作用 3.起细胞标志物的作用:如识别、免疫等. 质膜在细胞控制和细胞通讯方面有作用。 三、细胞膜的功能: 将细胞与外界环境隔开,控制细胞的物质交换。 脂双层: 细胞壁 植物细胞的细胞壁: 成分:纤维素 功能:保护细胞和支撑植物体。 特点:全通透性 1、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与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模型的最大的不同是 A、流动镶嵌模型认为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课堂反馈 D、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模型认为细胞膜具有透过性 C、流动镶嵌模型认为细胞膜具有选择性 B、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模型认为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