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一单元巩固检测.pptx

发布:2025-03-12约1.37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一单元巩固检测;1.右图是小李同学保存的一张不完整的远古人类陈列馆参观券。据此判断该远古人类是(?????)

A.元谋人????B.北京人????C.郧县人????D.蓝田人

2.郧县人遗址位于湖北郧阳区。经1990年以来的多次发掘,在其文化层上共出土各类石器241件,以及大量打击碎片和带有打击痕的砾石,据此可知郧县人(?????)

A.会制作磨制石器???B.已经懂得人工取火??

C.处于旧石器时代???D.开始从事农业耕种;3.下列年代尺中,山顶洞人所在的位置应该在(?????);5.下图是小金同学绘制的我国境内早期人类活动的鱼骨图,图中①②应该是(?????);6.定居生活,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促使原始人从居无定所走向定居生活的最主要原因是()

A.掌握了磨光、钻孔等技术B.学会了制作农业生产工具

C.掌握了建造简易房屋经验D.出现了原始农业和畜牧业;10.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对联“经十载,导百川,功名传万里;定九州,规五服,圣主誉千秋。”最适合张贴于()

A.湖南炎帝陵B.陕西黄帝陵C.山西尧庙D.浙江大禹陵

11.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好方法。右图中“?”处应该填写的战役名称是()

A.涿鹿之战B.阪泉之战C.牧野之战D.巨鹿之战

12.根据考古发现,陶寺古城遗址的建筑中既有大型宫殿,又有简易的半地穴式房屋,高等贵族、下层贵族和一般平民的居住区各自分开。这表明,陶寺文化时期()

A.建筑设计注重地理环境B.尊卑等级初见端倪

C.城市规划水平已有进步D.具备早期国家形态;13.《商君书·画策》记载:神农之世,男耕而食,妇织而衣。下列印证“妇织而衣”的证据中,可信度最高的是()

A.民间流传的“织麻为布,成作衣裳”传说

B.《礼记》记载炎帝“治其丝麻,以为布帛”

C.半坡遗址出土了骨针、陶制和石制的纺轮

D.文学作品《中国神话传说》中的相关描述

14.如图为距今5300年左右的牙雕蚕,出土于河南巩义。该遗址不远处还出土了同时期的丝帛。专家推测此遗址为黄帝时代的都邑。据此可知()

A.我国的早期人类起源于河南B.河南郑州是黄帝陵的所在地

C.黄帝在此地击败了炎帝部落D.仰韶先民已经能够养蚕缫丝;15.右表所示的考古发现可以佐证古代中国()

A.远古人类的出现B.原始农业的发展

C.炎黄传说的真实D.早期国家的产生

16.长江流域、黄河流域、西辽河流域分别出现良渚文化、陶寺文化和红山文化。这些文化各具特色,又相互交流借鉴,都出土了精美的玉器,发现了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由此可知,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初步发展具有的特征是()

A.复杂多样B.多元一体C.各有千秋D.异曲同工

17.右图是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贝贝,观察贝贝头部纹饰,

可以发现它是借鉴了我国原始居民彩陶中的鱼纹装饰图案。

这种装饰纹饰源于()

A.山顶洞人B.半坡原始居民

C.河姆渡原始居民D.大汶口原始居民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