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和生理概要.ppt
解剖和生理概要0102小肠的解剖小肠分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三部分,长度:正常人体内成人全长约3~5.5m。小肠上段2/5为空肠,下段3/5为回肠。小肠系膜起于第1、2腰椎左侧,根部向右下方斜行,止于右骶髂关节前方。小肠肠壁分浆膜、肌层、粘膜下层、粘膜等四层。空肠粘膜有高而密的环状皱襞,愈向下则皱襞愈低而稀,至回肠远端常消失,故肠壁由上而下逐渐变薄。小肠的解剖空肠和回肠血液供应来自肠系膜上动脉,分出胰十二指肠下动脉、中结肠动脉、右结肠动脉、回结肠动脉、12~16支空肠、回肠动脉;各支相互吻合形成动脉弓,最后分出直支到达肠壁。近端小肠的动脉仅有初级动脉弓,直支较长,故系膜血管稠密,肠系膜的脂肪也较少。远端则可有二级和三级动脉弓,因而分出的直以较短,且肠系膜脂肪较多。这也有助于从外观上判断空肠和回肠。小肠的解剖小肠的静脉分布与动脉相似,最后集合成肠系膜上静脉,而与脾静脉汇合成为门静脉干。0102小肠的解剖01空肠粘膜下有散在性孤立淋巴小结,至回肠02则有许多淋巴集结(Peyer集结)。小肠淋巴管03起始于粘膜绒毛中央的乳糜管,04肠系膜根部的淋巴结,05肠系膜上动脉周围淋巴结,06腹主动脉前的腹腔淋巴结07乳糜池。小肠的解剖01肠接受交感和副交感神经支配。来自腹腔神02经丛和肠系膜上神经丛的交感神经节后纤维和迷03走神经的节前纤维,沿肠系膜血管分布至肠壁,04共同在肌层内组成奥厄巴赫(Auerbach)神经丛,05在粘膜下组成麦斯纳(Meissner)神经丛。生理01小肠是食物消化和吸收的主要部位。男性成02人估计每天达8000ml左右。因此在小肠疾病如肠03梗阻或肠瘘发生时,可引起严重的营养障碍和水、04电解质平衡失调。05小肠还分泌多种胃肠激素如肠促胰泌素、肠06高血糖素、生长抑制素、抑胃多肽、胃动素、缩07胆囊素、血管活性肠多肽等。疾病炎症:肠结核、伤寒肠、阿米巴病肠、非特异性炎性肠疾病肿瘤:肠息肉、肠息肉病、小肠肿瘤机能性疾病:肠梗阻、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短肠综合征先天性疾病:先天性肠闭锁和肠狭窄、先天性肠旋转不良外伤:肠梗阻概念肠内容物不能正常运行、顺利通过肠道,称为肠梗阻(intestinalobstruction),是外科常见的病症。010203病因1机械性肠梗阻2肠腔堵塞3肠管受压4肠壁病变动力性肠梗阻血运性肠梗阻分类按病因分类机械性肠梗阻绞窄性肠梗阻单纯性肠梗阻动力性肠梗阻肠梗阻又可按肠壁有无血运障碍,分为血运性肠梗阻01肠梗阻还可按梗阻的部位分为高位肠梗阻02低位肠梗阻03根据梗阻的程度,又可分为完全性肠梗阻04不完全性肠梗阻05按发展过程的快慢还可分为急性肠梗阻06慢性肠梗阻07倘若一段肠袢两端完全阻塞,如肠扭转,则称08闭袢性肠梗阻。肠梗阻病理生理变化
01局部的改变02单纯性机械性肠梗阻一旦发生,03肠管迅速膨胀,04肠壁血运障碍。05最初主要表现为静脉回流受阻,06最后,肠管可缺血坏死而溃破穿孔。绞窄性梗阻肠梗阻病理生理变化慢性肠梗阻多为不完全梗阻,肠壁呈代偿性01肥厚,故腹部视诊常可见扩大的肠型和肠蠕动波。02痉挛性肠梗阻多为暂时性,肠管多无明显病理改03变。04肠梗阻病理生理变化全身性病理生理改变1体液丧失:2感染和中毒:3休克:4呼吸和循环功能障碍:5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言简意赅地阐述您的观点。您的内容已经简明扼要,字字珠玑,但信息却千丝万缕、错综复杂,需要用更多的文字来表述;但请您尽可能提炼思想的精髓,否则容易造成观者的阅读压力,适得其反。正如我们都希望改变世界,希望给别人带去光明,但更多时候我们只需要播下一颗种子,自然有微风吹拂,雨露滋养。恰如其分地表达观点,往往事半功倍。当您的内容到达这个限度时,或许已经不纯粹作用于演示,极大可能运用于阅读领域;无论是传播观点、知识分享还是汇报工作,内容的详尽固然重要,但请一定注意信息框架的清晰,这样才能使内容层次分明,页面简洁易读。如果您的内容确实非常重要又难以精简,也请使用分段处理,对内容进行简单的梳理和提炼,这样会使逻辑框架相对清晰。为了能让您有更直观的字数感受,并进一步方便使用,我们设置了文本的最大限度,当您输入的文字到这里时,已濒临页面容纳内容的上限,若还有更多内容,请酌情缩小字号,但我们不建议您的文本字号小于14磅,请您务必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