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养殖鲤鱼技术规程.pdf
ICS
DB15
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
DB15/T
内蒙古东部地区稻田养殖鲤鱼技术规程
(征求意见稿)
--发布--实施
发布
目次
前言1
1范围2
2规范性引用文件2
3术语与定义2
4养鱼稻田和水稻品种的选择2
5田间工程3
6苗种放养3
7田间管理3
8收获4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文件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文件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
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吴丽梅、孙光亚、傅莉辉、商卓、贺龙、娜日苏、张天英、刘艳梅、
王海霞、杨子龙、史东升、李寿强、冯伟业、张全诚、张鑫、白亚荣、许杨、张浩、郭鹤、
王欣然
1
内蒙古东部地区稻田养殖鲤鱼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内蒙古东部地区稻田养殖鲤鱼技术,涉及养鱼稻田和水稻品种选择、田
间工程、苗种放养、田间管理、收获文件等。
本文件适用于内蒙古东部地区稻田养殖鲤鱼,其他北方地区可参考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
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
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SC/T1135-2017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规范通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共作
在同一稻田中同时种植水稻和养殖鲤鱼的生产方式。
3.2
稻渔综合种养
通过对稻田实施工程化改造,构建稻渔共生系统,通过规模开发、产业经营、文件生产、
品牌运作,能实现水稻稳产、水产品新增、经济效益提高、农药化肥施用量减少,是一种生
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
3.3
沟坑
用于鱼类活动、暂养、栖息等用途而在稻田中开挖的沟和坑。
3.4
沟坑占比
种养田块中沟坑面积占稻田总面积的比例。
3.5
田间工程
为构建稻渔共作模式而实施的稻田改造,包括进排水系统改造、沟凼开挖、田埂加固、
稻田平整、防逃防害防病设施建设、机耕道路和辅助道路建设等内容。
3.6
2
耕作层
经过多年耕种熟化形成稻田特有的表土层。
4养鱼稻田和水稻品种的选择
4.1养鱼稻田
水源充足,排灌方便,地质平坦,保水性强,集中连片。
4.2水稻品种
抗倒伏、丰产性能好、适宜当地种植的水稻品种。水稻单产每667m不低于500kg。插2
秧时适当调整疏密,发挥边际效应。
5田间工程
5.1进出水口的设置
进出水口应对角设置。根据单个田块面积大小,以30~60cm宽为宜。
5.2田埂的文件
田埂高度30~50cm,顶宽30cm,底宽50cm以上。如果地势低洼易受洪灾,田埂规格应
适当加大。
5.3拦鱼栅的设置
进出水口要设拦鱼栅。拦鱼栅用铁筛网或网片,孔隙或网眼的大小要根据所放养品种及
规格来确定,必须保证不阻水和不跑鱼。拦鱼栅的高度应高出田埂10cm以上。
5.4挖沟坑
5.4.1时间:5月中下旬耙地播秧前开挖,插秧后整理成形。
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