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苏教版语文三下第二单元.doc

发布:2016-10-05约1.06万字共1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4、翻越远方的大山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7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习刘翔不畏艰难、敢于挑战的进取精神,同时明白前进道路上的一些困难看似不可战胜,但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总有超越的时候。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刘翔的不断进取、不断超越自我的过程,体会他成功背后所付出的艰辛努力。 2、能从刘翔的故事中获得启示:明白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总有超越的时候。 教与学的策略分析: 按照“遥不可及——站在山脚下——翻越大山”的线索理解内容,抓住关键词体会刘翔不畏艰难、敢于挑战的进取精神。 教学媒体的选用: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视频引路、导入课题: 1、播放刘翔跨栏的视频。 2、你们认识他吗?谁能介绍一下他?(多找几名同学,教师适当补充) 3、你们想不想知道他是如何变成“跨栏王”的?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写的这篇文章。 (板书课题:翻越远方的大山)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学生自读课文,出示教学要求: (1)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联系上下文或查阅工具书理解词义,读懂课文。 (3)思考如下问题: ①“大山”指的是什么? ②文中有哪些表示时间的词语? ③刘翔是怎样一步步打败约翰逊的? 2、学生根据要求自学。 3、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词,指名认读,开火车读。 跨栏 田径 决赛 希腊 雅典 国际 遥不可及 隐隐 成绩 纪录 呐喊 当初 祝贺 风驰电掣 读音注意:掣 字形区分:纪 记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师相机指导读易错、难读的句子。 文中有两处问句,要读好疑问的语气。 4、学生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1)谁能说说“大山”指的是什么? (2)文中有哪些表示时间的词语? (3)刘翔是怎么样一步步打败约翰逊的?从这你体会到了什么? 5、自由读课文,想一想,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提出疑问,师生共同解决。 三、再读课文,继续感知。 1、播放录音。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或读得最好段落进行朗读。 2、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 四、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听写词语。 跨栏 呐喊 纪录 背影 风驰电掣 遥不可及 2、同桌互批,订正错字。 3、说说由第一行词语,你想到了文中的哪个人物?第二行词语又让你联想到了文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 过渡:下面让我们一起读读课文,去了解刘翔的心路历程。 二、研读文本,感受历程。 1、自由读全文,说一说,文中的哪一句话点明了题目? 2、出示:那一刻我才回过神来:这一切都是真的,我成功地翻越了远方的大山!! (1)这段话在文中起着什么作用?(总结全文,呼应开头,点明主旨的作用) (2)这句话后面的“!”表示什么?应该用什么样的感情来读这句话?(激动、欣喜) 3、“远方的大山”指的是什么?你是从文中哪儿找出来的? (1)把约翰逊比作大山,说明了什么?啊个词语也说明了这一点?(奢望) (2)“遥不可及”是什么意思?(非常遥远,难以得到的东西)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我”和约翰逊相差甚远) (3)指导朗读。这句话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应该用无可奈何的语气来读,重读“根本就不敢”“遥不可及”“更别提”) (4)能说说此时刘翔的心情吗?展开想象谈一下。 过渡:那么,刘翔是怎样成功翻越这座大山的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第3-10自然段。 4。、上节课我们找出了文中许多表示时间的词语,这些表示时间的词语见证了刘翔不断努力, 不断进步的过程,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然后填表吧! 时间 “我” 约翰逊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1)学生自由填表读课文,填表。 (2)全班交流。 ①谁能来说说2001年“我”和约翰逊的表现? ②“风驰电掣”是什么意思?由这个词语你想到了哪些事物? ③如果你也是其中的一名观众,你在感受约翰逊风驰电掣的速度时,心里会想些什么? ④作为一名一直以来把约翰逊当作自己目标的运动员,刘翔此时心里是怎么想的? ⑤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我”决心赶超约翰逊) ⑥那么,2002年出现了怎样的情况呢? ⑦当看到约翰逊的背影时,“我”心里又会想些什么? 过渡:在不断的训练中,在坚定的决心下,“我”的成绩越来越好,进入决赛的机会也越来越多,和约翰逊过招的次数也越来越多。 ⑧在2003年的近10次比赛中,“我”和约翰逊的差距终于缩小了!文中的哪句话告诉我们这一点?(我屡屡拿第二,而约翰逊总是拿第一!) ⑨你从“总是”和“!”体会到了什么? ⑩三年的时间,“我”的进步是神速的。请你想一想,“我”都进行了哪些艰苦的训练? 出示: 展开想象写话: 狂风暴雨中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