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春苏少版(2024)美术小学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我的新衣服》第3课《穿出好心情》教学设计 .pdf
2025春苏少版(2024)美术小学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我的新衣服》第3课《穿出好心情》学设计
—、教材分析
《穿出好心情》是苏少版(2024)美术小学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我的衣服》
中的重要一课。本单元围绕“服装”这一生活元素展开,旨在引导学生从美术的角度去
认识、欣赏和创造服装。而本课着重让学生理解服装不仅具有实用功能,还能通过款
式、颜色和图案等元素表达穿着者的心情和个性。
教材开篇展示了丰富多样的服装图片,涵盖不同风格、不同场合穿着的服装,如
色彩鲜艳的儿童派对装、简约舒适的居家休闲服、端庄正式的校服等。通过这些图片,
让学生直观感受服装的多样性,初步思考服装与心情的潜在联系。
接着,教材详细讲解了服装的基本元素,包括款式(如上衣的长短、裤子的肥瘦、
裙子的样式等)、颜色(如红色代表热情、蓝色代表宁静、黄色代表活力等)以及图案
(如动物图案、花卉图案、几何图案等)。并通过具体案例分析,阐述这些元素如何影
响人们对服装的感受,进而影响穿着者的心情。
在实践环节,教材首先是让学生观察自己和身边人的日常穿着,讨论服装所传达
的心情;然后引导学生尝试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彩,绘制出能表达不同心情的服装草图;
最后鼓励学生利用废旧材料,如彩色卡纸、布料碎片等,制作一件简单的“心情服装”
作品。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服装的基本元素,理解服装元素与心情表达之间
的关系,学会运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彩绘制服装草图,并利用废旧材料制作体现心情的
简易服装作品,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等美术核心素养。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对周围世界充满好奇,具有较强的观
察力和想象力。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服装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能够区分不同的
服装款式和颜色,但对于服装与心情之间的内在联系,还缺乏深入的思考和理解。
在美术学习方面,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一些美术工具和材料,掌握了简单的线条
和图形的绘制方法,具备了一定的动手能力。然而,他们的表现能力和创能力还有
待进一步提高,在创作过程中可能会受到思维定式的限制,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启发。
此外,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喜欢参与各种有趣的活动,在课堂上能够积极发言
和参与讨论,但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需要教师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课标目标
1.审美感知:通过观察、欣赏不同风格、颜色和图案的服装,感受服装的美,提
高对美的感知能力,理解服装元素与心情表达之间的联系。
2.艺术表现:能够运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彩,绘制出表达特定心情的服装草图,尝
试利用废旧材料制作体现自己心情的简易服装作品,提高艺术表现能力。
3.创意实践: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服装草图绘制和作品制作过程中,
突破常规思维,展现独特的设计理念,培养创思维和实践能力。
4.文化理解: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服装的特点和意义,拓宽文化视野,增强对多
元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认识服装的基本元素,包括款式、颜色和图案,理解服装元素与心情的关联。
2.掌握用线条和色彩绘制服装草图的基本方法,学会利用废旧材料制作简单服装
作品。
教(二学)难点
1.在设计和制作服装过程中,准确地通过服装元素表达出特定的心情。
2.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使作品具有独特的个性和艺术感染力。
五、教学法
1.讲授法:讲解服装的基本元素、服装与心情的关系、绘制服装草图和制作服装
作品的方法等知识,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有初步的理性认识。
2.观察法:展示大量丰富的服装图片、实物以及相关视频资料,引导学生仔细观
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让学生直观感受服装的多样性和服装元素对心情的影响。
3.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如讨论不同服装所传达的心情、自己喜欢的
服装及其原因等,激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的语言表
达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4.示范法:教师亲自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