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煤方法之第十七章 准备巷道布置及参数分析.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三、采区走向长度 问题及主要影响因素 采区走向长度 = 采面连续推进长度 + 采区间煤柱尺寸 随科技进步,采面单产和采区生产能力提高,矿井生产合理集中,采区尺寸日趋扩大。 加大采区走向尺寸的好处: 相对减少上(下)山、车场及硐室的掘进工程量; 减少采区边界煤柱、上(下)山煤柱损失; 增大采区储量和服务年限,利于接替; 利于采区和矿井合理集中生产,提高采区A; 减少采面搬家次数。 确定采区走向长度主要影响因素 (一)地质因素 l????断层、倾角和厚度变化大处、变薄带处 范各庄矿北翼采区为急斜煤层,专设计为1472采区。其他采区为缓倾斜煤层采区。 “三下”开采、必须留煤柱处,采区以此为界; 煤层顶底板岩性 — 松软 — 支护、维护困难; 煤的自燃期长短 — 短 —— 区段一翼较短。 (二)技术因素 区段巷道的掘进、维护、运输、供电等因素。 掘进 i、联合掘进机掘进 — ii、炮掘 — 配以:刮板机、胶带机、局扇 单孔掘进:1000 m ? ? 当前,掘进技术受局扇通风影响。 运输 i、刮板机 多台串联、事故多,费用高,不超过5台为宜。 采区一翼为400~500m, 双翼采区走向长度为800~1000m 采区走向长度主要影响因素 采区走向长度主要影响因素 ii、胶带机 宽800 mm:500 m? 宽1000 mm:800 ?1000 m? 不受限制。 采区一翼长可达500m~1000 m, 双翼采区走向长度为1000~2000m 区段巷维护技术 煤巷维护困难:随采面推进,受采动影响,多次维修; 巷道布置:双巷、一条半、单巷、沿空留巷、沿空掘巷、区段间有集中巷(联合布置) 区段集中巷可改善回采巷道维护状况,缩短维护时间,可加大采区走向长度 采区走向长度主要影响因素 支护技术: U型钢棚、工字钢梯形棚、锚杆 锚、网支护可加大巷道长度。 平六矿、J5 -6煤,M=3.5 m ? 区段巷长2430 m。不是限制采区走向长的决定因素。 采区走向长度主要影响因素 供电: i、380v供电,采区一翼长可达400 m?; ii、660v供电,采区一翼长可达700 m?1000 m; iii、移动变电站,1140 v供电,可达1000m以上,采区走向长度不受限制。 采区走向长度主要影响因素 设备检修时间 液压支架检修期: 原煤炭部规定一年左右为倒面周期。即: 综采设备连续推进时间 + 检修倒面时间 = 1年?。 (二)经济因素 经济合理的采区走向长度 经济上合理 — 吨煤费用最低。 采区走向长度增加吨煤费用减少 石门、上山掘进费、切眼掘进、设备按装费 采区走向长度增加吨煤费用增加 区段巷道维护费 采区走向长度与吨煤费用无关 区段巷道掘进费 吨煤费用与采区走向长度关系 准则:技术上先进可行,经济上合理 — 吨煤费用最低。 缓斜煤层: 不受地质条件限制的普采、炮采双翼采区:一般 1000 ? 1500m 不受地质条件限制的综采双翼采区:一般 1600 ? 24300m 大柳塔推进4000 ? 6000m 急斜煤层: 双翼采区走向长1000 m ? 单翼采区走向长500 m ? 采区斜长 采区斜长 = 阶段斜长 近水平煤层,? ? 5 ? 8? 时,采区斜长1000 ? 1500m。 ? ? ?? 以上,采区斜长约800 ? 1000m。 四、采区采出率 采区工业储量 - 开采损失 采区采出率= —————————— ?100% 采区工业储量 开采损失: (1)?? 采面落煤损失:3 ? 7% (2)区段煤柱、上山煤柱、采区边界煤柱等 采区采出率 煤层 国家规定的采区采出率 厚煤层 ≮0.75 中厚煤层 ≮0.8 薄煤层 ≮0.8 工作面采出率 工作面实际出煤量 工作面采出率=——————————— ?100%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