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东北大学21年12月考试《国际贸易(二)X》考核作业答案.doc

发布:2025-02-02约5.59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PAGE6

课程名称:国际贸易(二)X

东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国际贸易(二)X试卷(作业考核线上2)A卷

学习中心:院校学号:姓名

(共6页)

总分

题号

得分

一、选择题(25道,各2分,共50分)

1.对外贸易额是指一定时期内(D)。

A.世界各国出口货易额之和

B.世界各国进口贸易额之和

C.世界各国进出口贸易额之和

D.—国出口额与进口额之和

总贸易体系是指以一国的(C)作为统计界限。

A.货物进出口 B.服务进出口

C.国境 D.关境

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通过第三国进行的贸易,对第三国来说是(C)

A.直接贸易B.间接贸易

C.转口贸易D.过境贸易

转口贸易又称(A)

A.中转贸易 B.间接贸易

C.第三国贸易 D.边境贸易

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C)

A.自然条件 B.国际生产关系

C.社会生产力 D.各国的政策

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理论的创始者是(A)

A.亚当?斯密 B.大卫?李嘉图

C.赫克歇尔 D.俄林

7.亚当?斯密提出(A)论。

A.绝对成本 B.比较成本

C.比较利益 D.相对成本

8.假如A国使用同样的时间比B国生产更多的同种商品X,那么A国在商品X的生产上(B)

A.有相对利益 B.有绝对利益

C.相对有利 D.绝对不利

9.(A)是指贸易双方交换的是同一产业所生产的产品。

A.产业内贸易 B.产业间贸易

C.公司内贸易 D.中间产品贸易

10.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备时期,为促进原始资本积累,西欧各国实行(C)。

A.自由贸易政策 B.保护幼稚工业政策

C.重商主义下的贸易保护政策D.超贸易保护政策

11.关税的税收主体是(D)

A.进出口货物 B.当地海关

C.实际消费者 D.本国进出口商

12.征收关税的最初目的多为(C)

A.保护本国农业发展B.保护本国工业发展

C.获取财政收入 D.保护本国生产

13.对某个国家或地区进口的商品或部分商品给予特别优惠的低关税或免税待遇,这种税是(A)

A.特惠税 B.差价税

C.普通税 D.差额税

14.普惠制的主要原则是(B)。

A.普遍的、非歧视的和互惠的

B.普遍的、非歧视的和非互惠的

C.非普遍的、非歧视的和互惠的

D.普遍的、歧视的和非互惠的

15.能反映关税对本国同类产品的真正有效的保护程度的关税是(C)

A.禁止关税 B.名义关税

C.有效关税 D.保护关税

16.进口限额针对某些商品的进口(D)加以直接限制。

A.数量 B.金额

C.数量和金额 D.数量或金额

17.美国、日本等国规定进口酒精饮料的消费税大于本国制品,这种措施属于(C)。

A.关税壁垒 B.鼓励出口的措施

C.非关税壁垒 D.出口管制措施

18.新贸易保护主义限制进口的手段是(B)。

A.以关税壁垒为主、非关税为辅

B.以非关税壁垒为主、关税为辅

C.非关税壁垒

D.关税壁垒

19.我国所设立的深圳、厦门等经济特区属于(C)

A.自由港 B.科技工业园区

C.多种经营的经济特区 D.保税区

20.关税同盟对非成员国实行(A)政策。

A.统一的关税 B.同等待遇

C.差别待遇 D.统一经济政策

21.下列属于关税同盟动态效果的是(D)

A.关税同盟成立后,可以减少行政支出

B.关税同盟成立后,可以减少走私

C.关税同盟成立后,可增强同盟国对外谈判的实力

D.关税同盟成立后,可以使成员国获取专业与规模经济利益

22.关贸总协定规定缔约国只能通过(C)来保护本国产品。

A.数量限制 B.进出口许可证制

C.关税 D.非关税壁垒

23.出口导向战略的理论基础是(D)和自由贸易理论。

A.技术差距理论

B.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C.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D.资源禀赋理论

24.即一国既出口同时又进口某种同类型制成品称为(B)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