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3.2.2 用频率估计概率.docx

发布:2025-03-13约1.86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三章概率初步

3.2频率的稳定性

第2课时用频率估计概率

1.通过掷硬币活动,经历猜测、试验、收集试验数据、分析试验结果等过程,发展数据意识,初步体会频率与概率的关系.

2.进一步了解在试验次数很大时,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具有稳定性.

3.理解并掌握概率的概念,初步学会用频率估计概率.

重点:进一步了解在试验次数很大时,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具有稳定性.

难点:理解并掌握概率的概念,初步学会用频率估计概率.

一、导入新课

知识链接

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硬币落下后,会出现两种情况:正面朝上和正面朝下,他们的可能性相同吗?

创设情境——见配套课件

二、合作探究

探究一:频率的稳定性

动手操作

(1)两人一组(一人操作,一人记录数据)做20次掷硬币的试验,并将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试验总次数

正面朝上的次数

正面朝下的次数

正面朝上的频率

正面朝下的频率

学生操作时应注意:掷硬币时,要从一定的高度任意地掷出,以保证试验的随机性.

(2)累计全班同学的试验结果,并将试验数据汇总填入下表:

试验总次数

40

80

120

160

200

240

280

320

360

400

正面朝上的次数

试验总次数

40

80

120

160

200

240

280

320

360

400

正面朝上的频率

正面朝下的次数

正面朝下的频率

(3)根据表格,完成图3-5(教材P67)的折线统计图.

建议:画出两条线,一条是正面朝上的频率的折线图,另一条是正面朝下的频率的折线图.

思考:为什么抛一枚瓶盖,盖口朝上和盖口朝下的可能性是不相同的,而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正面朝上和正面朝下的可能性是相同的?

质地均匀

(4)观察图3-5(教材P67)的折线统计图,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5)教材P67列出了历史上一些数学家所做的掷硬币试验的数据,分析试验结果及下面数学家大量重复试验数据,大家有何发现?

要点归纳:一般地,在大量重复的试验中,一个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会在某一个常数附近摆动,这个性质称为频率的稳定性.

探究二:频率与概率的区别与联系

我们把刻画一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数值,称为这个事件发生的概率.用大写字母A,B,C等表示事件,用P(A)表示事件A发生的概率.

问题1:事件A发生的概率可以通过什么来估算?

事件A发生的频率

要点归纳:一般地,大量重复的试验中,我们可以用事件A发生的频率来估计事件A发生的概率.

问题2:事件A发生的概率P(A)的取值范围是什么?必然事件发生的概率是多少?不可能事件发生的概率又是多少?

由m和n的含义,可知0≤m≤n,进而有0≤eq\f(m,n)≤1.因此,0≤P(A)≤1.特别地,当A为必然事件时,P(A)=1;当A为不可能事件时,P(A)=0.

要点归纳:必然事件发生的概率为1;

不可能事件发生的概率为0;

随机事件A发生的概率是0与1之间的一个常数.

王老师将1个黑球和若干个白球(除颜色外完全相同)放入一个不透明的口袋并搅匀,让若干学生进行摸球试验,每次摸出一个球(有放回),下表是活动进行中的一组统计数据(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摸球的次数n

100

150

200

500

800

1000

摸到黑球的次数m

23

31

60

130

203

251

摸到黑球的频率m

0.23

0.21

0.30

0.26

0.25

0.25

(1)补全上表中的有关数据,根据上表数据估计从袋中摸出一个球是黑球的概率是多少;

(2)估算袋中白球的个数.

解:(1)从袋中摸出一个球是黑球的概率是0.25.

(2)1÷0.25=4(个),4-1=3(个).

答:白球有3个.

三、当堂检测

1.一个事件发生的概率不可能是(D)

A.0B.1C.eq\f(1,2)D.eq\f(3,2)

2.用频率估计概率,可以发现抛掷硬币“正面朝上”的概率为0.5是指(D)

A.连续抛掷2次,结果一定是“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各1次

B.连续抛掷100次,结果一定是“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各50次

C.抛掷2n(n为正整数)次硬币,恰好有n次“正面朝上”

D.抛掷n(n为正整数)次,当n越来越大时,正面朝上的频率会越来越稳定在0.5附近

(其他课堂拓展题,见配套PPT)

四、课堂小结【板书设计】

抛硬币试验的结果只有两个,再结合生活常识学生很容易想到抛硬币得到正反两面的概率都是0.5,这为后面学习古典概型打下基础.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