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ss的方差分析.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实验(实训)课程实习报告
2012年 3月 11日 第 4周 星期日 评分
班级 10级经济信息管理 姓名 刘珺 学号 2010050518 指导老师 黄会群 实验课程 Spss统计分析方法及应用 实验项目 Spss的方差分析 实验目的:
1、掌握SPSS单因素方差分析的基本方法
2、掌握SPSS多因素方差分析的基本方法
3、掌握SPSS协方差分析的基本方法
实验仪器设备:
电脑 spss软件 实验内容(记录实验的过程):
掌握SPSS单因素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数据要求和基本操作步骤以及应用,包括:基本分析、多重比较检验、趋势检验等
基本思路:检验控制变量的不同水平下,各总体的分布是否存在显著差异,进而判断控制变量是否对观测变量产生了显著影响.
构造F统计量:因为:总变差=组间差异+组内差异;可证明:SST= SSA+SSE(设:k个水平,每个水平有ni个数据)。结论:F值较大,F值的概率p值小于或等于用户给定的显著性水平a,则拒绝H0,认为不同水平下各总体均值有显著差异;F值较小,F值的概率p值大于用户给定的显著性水平a,则不能拒绝H0,不可以认为不同水平下各总体均值存在显著差异.
基本操作步骤:(1)菜单选项:analyze-compare means-one-way ANOVA;(2)选择一个或多个变量作为观察变量到dependent list 框;(3)选择一个变量作为控制变量到factor框;(4) option中的statistics项:ldescriptive:输出观察变量不同水平下的描述统计量
多重比较检验:如果各总体均值存在差异,F检验不能说明哪个水平造成了观察变量的显著差异.多重比较将对每个水平的均值逐对进行比较检验.
趋势检验:将组间平方和分解成线性、二次、三次或更高次的多项式,检验观测变量是否随控制变量呈不同次幂变化
掌握SPSS多因素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数据要求和基本操作步骤以及应用,包括:多因素的检验、饱和模型和建立、非饱和模型的建立、拟和优度的评价等
基本思路:认为观测变量的变动是由各控制变量独立作用、它们的交互作用、以及随机因素造成的。
基本操作步骤:(1)菜单选项:analyze-General Linear model-Univariate;(2)选择观察变量到dependent框;(3)选择固定效应因素fix factor框;(4)选择随机效应因素random factor框;(5)模型的定义Model选项(饱和模型和非饱和模型)
掌握SPSS协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数据要求和基本操作步骤以及应用,包括:协变量的验证、模型结果的解释、修正均值的多重比较检验等
基本思想:观测变量总变差:协变量、控制变量、交互作用、随机因素;在进行各控制变量不同水平下观测变量的均值比较之前,用线性回归的方法找出观测变量与协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求得在假定协变量相等情况下的修正的观测变量值,然后再进行方差分析
协方差分析的进一步分析:水平下均值的比较:利用均值进行比较;利用修正的均值进行比较:修正是将各水平下本组协变量的效益从本组观测变量中剔除
实验结果及分析:
1、掌握了SPSS单因素方差分析的基本方法
2、掌握了SPSS多因素方差分析的基本方法
3、掌握了SPSS协方差分析的基本方法
老师评语: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