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培训课件--急性心肌梗死课件.A.ppt

发布:2016-10-30约字共6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一般化验检查 白细胞 血沉 血清心肌坏死标记物 MYO 肌红蛋白 CK-MB 肌酸激酶同功酶 TnI / TnT 肌钙蛋白I/T 血清心肌酶含量增高 CK 肌酸激酶 AST/GOT 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 LDH 乳酸脱氢酶 实验室检查 血清心肌酶及坏死标记物水平的动态变化 超声心动图 了解室壁活动(节段性运动异常)、左室功能 诊断室壁瘤 / 乳头肌功能不全 放射性核素 心肌显象/血池扫描 其他检查 超声心动图 放射性核素 心肌梗死诊断 典型临床表现 缺血性胸痛 特征性心电图 心肌酶/坏死性标记物的动态变化 新的 A M I 诊断指南: 心肌损伤标记物显著增高(CK-MB、TnT / I ) 并且具有下述一项即可诊断 1) 新出现的病理性Q波 2) ST-T动态改变 3) 典型胸痛症状 4) 心脏冠脉介入治疗后 心前区疼痛 病史、体检和系列心电图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 持续ST段抬高 ST段不抬高 NSTEMI UA TnI(TnT)不升高 STEMI TnI(TnT)升高 TnI(TnT)升高 心绞痛 急性主动脉夹层 急性肺动脉栓塞 急性心包炎 急腹症 心肌梗死鉴别诊断 心绞痛与AMI的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项目 心绞痛 急性心肌梗死 疼痛 1、部位 胸骨上、中段后 可稍低或上腹部 2、性质 压榨样或窒息性 更剧烈 3、诱因 劳力、情绪激动 不常有 4、时限 短、15分内 长、数小时或1-2天 5、频率 频繁发作 不频繁 6、NTG疗效 显著 无效 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 高达50%, 二尖瓣脱垂并关闭不全 心脏破裂 1周 ,少见 心包填塞—心室游离壁 室间隔缺损—室间隔破裂 栓塞 心室壁瘤 5%~20%,主要见于前壁MI 可致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 心肌梗死后综合征 表现为心包炎、胸膜炎、肺炎 心肌梗死并发症 尽快恢复心肌的血液灌注 保护和维持心脏功能 挽救濒死的心肌,防止梗死扩大 心肌梗死治疗原则 监护和一般治疗: 休息、吸氧、监测、护理 解除疼痛: 度冷丁/吗啡;硝酸制剂 心肌再灌注疗法可有效地解除疼痛 再灌注疗法: 是一种积极的治疗措施。 消除心律失常 控制低血压、休克 治疗心力衰竭 心肌梗死的再灌注治疗 ST段抬高心肌梗死 溶栓 PCI 溶栓后PCI CABG 介入治疗 发病时间在12小时以内,伴心源性休克者可延长到18-36小时 Door-to-ballon在90min 直接PCI ,补救性PCI和溶栓治疗再通者的PCI 溶栓治疗时间窗口 起病时间<12小时,最佳时间<6小时。 溶栓时间越早,冠脉再通率越高。 1)适应证: ①病后12h内,相邻两个导联ST段抬高≥0.1mv,年龄≤75岁。 ②发病虽超过12h(6~18h之间),但朐痛持续不缓解,ST段仍持续抬高者。 ③年龄虽75岁,但一般情况好且无溶栓禁忌证者。 2)禁忌证 绝对禁忌证 ①活动性内出血和出血倾向。 ②怀疑主动脉夹层 ③长时间或创伤性心肺复苏。 ④近期脑外伤和出血性脑血管意外病史。 ⑤孕妇 ⑥活动性消化性溃疡 ⑦血压200/120mmHg ⑧糖尿病出血性视网膜病或其他出血性眼疾病。 3)常用药物及用法 1.?尿激酶:静脉给药,100~150万 U,30min~1h滴注完; 2.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给药,先推注10mg,继而50mg 1h滴完,再40mg 2h滴完 冠状动脉再通指标 ① 胸痛2h内迅速缓解或消失 ② 2h内抬高的ST段迅速回降50%或恢复至等电位 ③ 血清心肌酶CK-MB峰值提前至发病后1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