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治性急性白血病中医治疗策略.ppt
细胞凋亡能控制自身细胞增殖率和死亡率,以维持自身完整性和功能的一种重要生理死亡方式。如果细胞增殖和凋亡失衡,细胞增殖过度,凋亡受阻,则可发生肿瘤。参与细胞凋亡调控的有关基因和因子发生改变,导致细胞对诱导细胞凋亡的化疗药物产生耐受肿瘤多药耐药发生机制之四细胞凋亡的抑制第31页,共5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肿瘤细胞的存活和生长有赖于器官组织微环境。肿瘤细胞外环境对化疗药物的反应有重要影响,甚至可以决定肿瘤细胞耐药性是否发生。有实验表明,耐药的恶性肿瘤无论是原发灶还是转移灶,一旦离开特定的器官微环境后,肿瘤细胞的PgP表达水平及其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均会发生变化肿瘤多药耐药发生机制之五细胞微环境改变第32页,共5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难治性急性白血病的西医应对措施第三章第33页,共5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难治性急性白血病治疗对策反复轮换化疗方案加大抗癌药物用量用多药耐药逆转剂通过其他途径治疗难治性急性白血病第34页,共5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调整化疗方案□加大化疗药物剂量:ALL主要以大剂量甲氨喋呤为基础的联合化疗方案。该方案能够提高缓解率,但不能延长生存期;AML则是以阿糖胞苷为基础的联合方案。但大剂量疗效尚不能肯定。□预激治疗:一般采用CAG、HAG、FLAG方案。认为能增强小剂量阿糖胞苷对髓系白血病细胞的诱导凋亡效应,可以提高临床缓解率。第35页,共5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联合新药:用无交叉耐药药物组成新化疗方案可以提高临床疗效。如联合应用拓扑替康、氟达拉滨、米托蒽醌、足叶乙甙、阿克拉霉素、左旋门冬酰胺酶、拓扑替康等。□双诱导化疗方案:将诱导治疗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诱导化疗结束后间隔暂短时间,无论血象、骨髓象是否恢复即可进行第二阶段化疗。□时间序贯化疗方案:该方案与双诱导化疗相似,但其两段诱导治疗时间及间隔均较双诱导治疗要短。因双诱导治疗毒性很大,该方案很有潜力。第36页,共5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新药物控制技术许多药物控制系统已经用于肿瘤临床治,如新的蒽环类药物(通透性强、排出率下降)、脂质体包裹的柔红霉素(稳定、持续、缓慢释放)和微胶囊与微球等。第37页,共5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分子靶向治疗是一种特异强、打击目标准确的治疗方法,能够针对肿瘤发病机制中关键性基因、蛋白质、分子靶点。针对细胞凋亡(G3139,反义磷硫酰寡聚脱氧核苷酸)针对发病机制的分子靶向(ATRA,全反式维甲酸),Ckit抑制剂(甲磺酸伊马替尼)FLT3抑制剂(Fms样酪氨酸激酶3)FTI(法尼基转移酶抑制剂)抗体介导的靶向治疗CD33单抗CD52单抗第38页,共5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干细胞移植治疗鉴于急性白血病的复发率很高,如有合适供者,AML应争取在CR1,ALL在CR2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难治性或复发性白血病采用传统化疗难于成为长期生存者,应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第39页,共5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免疫治疗通过各种方法调动机体自身的免疫反应以清除白血病细胞。对于难治以及复发性急性白血病,还可在联合化疗的同时应用白细胞介素-2或白细胞介素-3以提高缓解率,降低缓解后再复发第40页,共5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逆转多药耐药第一代:异博定,环孢菌素A,逆转作用弱,而且副反应明显,严重地限制了临床应用。第二代:VX-710、PSC833、XR9051补比第一代比较逆转作用强3-100倍,有效剂量下无明显毒性。但与抗癌药物有明显的药物动力学相互作用。第三代:GF120918、LY120918、OC144093。体内外实验都显示具有逆转MDR效果,现正在临床试验中。实际临床疗效有待评估第41页,共5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难治性急性白血病的中医治疗特色第四章第42页,共5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反复轮换化疗方案加大抗癌药物用量用多药耐药逆转剂难治性急性白血病治疗相关毒性反应严重的脏器功能损害剧烈胃肠道不良反应神经毒性与黏膜病变加重白血病多药耐药★治疗更趋向复杂化★医疗成本明显增加第43页,共5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增加化疗敏感性,提高临床缓解率—降低化疗药物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