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1单元从宇宙看地球第2节地球的形成与演化练习含解析鲁教版必修第一册.doc
PAGE
5-
第2节地球的形成与演化
(建议用时:40分钟)
[合格过关练]
地球有悠久的过去,还有漫长的将来。生物的消灭和进化只是其中的一小段,而人类的历史更是短暂的一瞬。据此回答1~3题。
1.鱼类消灭在()
A.元古代 B.古生代早期
C.古生代后期 D.中生代中期
2.含三叶虫化石的地层是()
A.古生代地层 B.元古代地层
C.中生代地层 D.新生代地层
3.和恐龙同时代灭亡的生物物种是()
A.原始鱼类
B.古老的两栖类
C.海洋中50%以上的无脊椎动物种类
D.蕨类植物
1.B2.A3.C[第1题,古生代早期,鱼类消灭;古生代中期,鱼类富强;到了古生代后期,鱼类渐渐演化为两栖类。第2题,不同时代的地层中,含有不同的生物化石。三叶虫是古生代的海生无脊椎动物,在古生代末期灭亡,故只有古生代地层中含有三叶虫化石。第3题,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是地质历史上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亡时期,其中,在中生代末期,恐龙和海洋中50%以上的无脊椎动物种类灭亡。]
距今4000万年前,茂盛的雨林从赤道始终延长到今日中国的内蒙古地区。在小行星撞击2500万年后,地球陆地上再次消灭各种巨兽。读距今4000万年前地球景观复原图,回答4~5题。
4.图示动物属于()
A.无脊椎动物 B.爬行动物
C.两栖类动物 D.哺乳动物
5.与现在的气候相比,距今4000万年前的内蒙古高原()
A.气温高、降水少 B.气温低、降水多
C.气温高、降水多 D.气温低、降水少
4.D5.C[第4题,6500万年前至今为新生代,哺乳动物快速进展。第5题,由题干信息“茂盛的雨林从赤道始终延长到今日中国的内蒙古地区”可知,4000万年前的内蒙古高原气候温和潮湿。]
在大庆石油科技馆生物进化展区,有一段专题片循环放映:在一片风景秀丽的浩瀚湖区,鱼虾成群,水龟出没,天空中不时有鸟儿和翼龙滑翔而过。湖岸上,银杏、松柏等高大乔木形成大片森林,体长十几米的蜥脚类恐龙正昂起长长的脖子,漫不经心地吞食高处的树叶,一只体长1米左右、身披绒毛、前肢很短而后肢很长的兽脚类恐龙正疾奔追赶一只舍命逃跑的蜥蜴,突然一声巨响,大气中尘土布满,不见天地,待尘埃渐去,已不见恐龙……据此回答6~7题。
6.专题片描述的地质年月是()
A.前寒武纪 B.古生代
C.中生代 D.新生代
7.地质历史上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亡时期是()
A.古生代中期和古生代末期
B.中生代中期和中生代末期
C.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中期
D.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
6.C7.D[第6题,由于恐龙是中生代最繁盛的动物,故专题片描述的地质年月是中生代。第7题,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是地质历史上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亡时期。在古生代末期,发生了地球生命史上最大的物种灭亡大事,地球上95%的生物灭亡。在中生代末期,也发生了物种大灭亡大事,地球上大批生物灭亡,其中包括恐龙。]
2015年初,美国科学家宣布发觉了3亿年前(古生代末期)的食肉动物祖先的化石,命名为Eocaseamartinis,科学家认为这一类肉食动物最终进化成为现代的哺乳动物。下图为科学家依据化石恢复的这一古老生物示意图。据此回答8~9题。
8.对材料中的信息推断合理的是()
A.生物的进化与环境无关
B.生物进化是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
C.图示时期地球上消灭了哺乳动物
D.生物不仅可以适应环境,也能主动改造环境
9.图示时期灭亡的代表性生物是()
A.恐龙 B.爬行类
C.被子植物 D.三叶虫
8.B9.D[第8题,生物的进化与环境有关,A错;生物进化是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B对;图示时期地球上消灭的是食肉动物的祖先,没有消灭哺乳动物,C错;生物进化论认为适者生存,生物可以适应环境,但不能主动改造环境,只有人类才能主动改造环境,D错。第9题,图示时期是古生代末期,灭亡的代表性生物是海生无脊椎动物三叶虫,D对;恐龙是在中生代末期灭亡,A错;爬行类活跃在中生代,没有灭亡,B错;被子植物消灭在新生代,C错。]
10.按地球演化过程,下列四幅图消灭的先后挨次最可能是()
①②
③④
A.①②③④ B.③④①②
C.③①④② D.④③①②
B[读图可知,③图为海洋环境,消灭了三叶虫,为寒武纪;①图中有恐龙,为中生代;②图中为猛犸象,消灭在新生代;④图中为两栖动物,古生代泥盆纪中晚期消灭。四幅图的先后挨次为③④①②。]
11.通过地质年月表了解地球的演化历史。将以下选项分别填入图中的文字空白处,以完成关于不同地质年月的地球环境和生命现象的描述。
a.蓝绿藻b.无脊椎动物c.蕨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