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导论期末考试.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反思” ,是⼀种思维对存在的特殊关系。
1、“人”的存在的特殊性
“生存”与“生活”都是“生命”的存在方式,但有本质区别:
(1)“生存”是一种本能地适应环境的生命活动;“生活”是一种创造生存“意义”
的生命活动。
(2)动物的“生命活动”只有属于它的“那个物种”的尺度;人的“生活活动”则有
“任何物种”的尺度和人的“内在固有”的尺度。
(3)⼈类的⾃我发展,⼈类的“有意义”的“⽣活世界” ,是⼈类⾃⼰的历史性的“⽣活活
动”创造出来的。
1、⼈类⾃⾝是⼀种最为复杂的⽭盾性存在,也是世界上唯⼀能够⾃觉到“⽭盾性”
(1)⾃然界包括动物,“⽭盾”和“关系”都是⾃然⽽然地存在的,不是作为“⽭盾”⽽存
在的。通俗地说是不⾃觉的、⽆意识的存在;或叫“仅仅存在”。
(2)⼈类能够作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主体(“我”)⽽存在,并能够⾃觉认识到
⼈和⾃然以及⼆者之间的⽆限丰富的“关系”和“⽭盾” ,这意味着⼈既是⾃然的存在,
⼜是超⾃然的存在即社会的存在。
2 、⼈类是⾃然性与社会性、受动性与能动性、适应性与创造性的对⽴统⼀
(1)作为“ ⾃在的”或“ ⾃然的”存在,⼈类统⼀于物质世界,⼈类的根本属性是⾃然
性,物质世界是⼈类⽣存和发展的根据;
(2)作为“ ⾃为的”或“ ⾃觉的”存在,⼈和⼈的世界⼜是⼈类⾃⼰创造的产物,⼈类
的根本属性是社会性,⼈类本⾝是⾃⼰⽣存和发展的根据。
3 、⼈类存在的⽭盾性,根源于⼈类⾃⾝的存在⽅式。
4 、⼈类能够⾃觉到⾃⼰与世界的“⽭盾”“关系” ,既是以⾃⼰的物质⽣产活动为基
础,⼜是以在物质⽣产活动中形成的“⼈类意识”为直接前提的。
5 、⼈类意识是⼈类使⾃⼰成为愈来愈丰富的“⽭盾”性存在的过程。
6 、⼈类与世界的“⽭盾”性存在是⼀个⾃然历史过程。
(1)在⾃然中产⽣的⼈类对“ ⾃然”的超越,构成了⼈与世界之间的⽭盾关系。
(2)⼈类创造⾃⼰和发展⾃⼰的过程也是构成⽭盾关系的过程。
(3)⼈类存在的⽭盾性,从根本上说,是⼈的“ ⾃在性”或“ ⾃然性”与⼈的“ ⾃为性”
或“ ⾃觉性”的⽭盾。
(4)⼈类超越⾃然⽽构成⼈类社会,便出现了⼈与社会、⼈与历史、⼈与他⼈、⼈
与⾃我的愈来愈丰富的⽭盾关系。
7 、哲学根源于⼈类存在的⽭盾性,根源于⼈类对⾃⾝存在的⽭盾性的⾃觉。
⾃觉到⾃⾝存在的⽭盾性,并以理论的⽅式反思⼈与⾃然、⼈与社会、⼈与他⼈、
⼈与⾃我的⽭盾,并进⽽反思在这些⽭盾中蕴含的思维与存在、主观与客观、主体与
客体、感性与理性、个别与⼀般、逻辑与直觉、理想与现实、⾃由与必然等等⽭盾关
系,这就是⼈类把握世界的反思⽅式——哲学。
2、哲学是大智
(1)哲学是关于人类生存发展和安身立命的“大智慧”和“大聪明”
(2)哲学的“大智慧”和“大聪明”,不是既定的知识,不是现成的结论,不是实例
的解说,不是枯燥的条文,而是追求生活信念的前提,探索经验常识的根据,反思历
史进步的尺度,询问评价真善美的标准。
(3)哲学智慧是反思的智慧、批判的智慧、变革的智慧。
2、人类把握世界的基本方式
以人类的实践活动为基础的人类把握世界的基本方式主要包括:神话、常识、宗教、
艺术、伦理、科学、哲学等等。
“构成思想”与“反思思想”,是人类思想的两个最基本的维度。“反思思想”是人类思想
的哲学维度.“构成思想”则是人类全部认识活动的思想维度。“构成思想”,是以
某种具体的方式(如常识的、神话的、宗教的、艺术的、伦理的和科学的力式),去形
成某种认知的、价值的、审美的关于存真的思想,并把这种思想作为某种目的性要求,
以实践活动的方式获得某种形式的现实性。
“反思思想”,则是以人类把握世界的诸种方式(如常识、神话、宗教、艺术、伦理
和科学)及其全部成果(知识形态的常识、神话、宗教、艺术、伦理和科学)作为“反思”
的对象,去追问“思维和存在”统一的根据,去考察断定“思维与存在”相统一的标
准,去揭示“思维与存在”之间的更深层次的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