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质量守恒定律_1.ppt

发布:2015-09-22约2.9千字共2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提出问题: 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生成新物质时,反应物的质量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相比较,存在什么样的关系? 火柴燃烧只剩下灰烬;酒精燃烧连灰烬都没有留下;生锈的铁钉质量比未生锈时的质量大……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1、 将几根铁钉与烧杯中的硫酸铜溶液一起放在托盘天平上,共同称量。 2、将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砝码不用取下),静置1-2分钟,注意实验现象并观察天平是否平衡。 实验三: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1、 滴管中的氢氧化钠溶液与滴瓶中的硫酸铜溶液一起放在托盘天平上,共同称量。 2、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硫酸铜溶液中(砝码不用取下),静置,注意实验现象并观察天平是否平衡。 实验现象:1)生成蓝色沉淀 2)天平平衡、质量相等 NaOH+CuSO4→Cu(OH)2+Na2SO4 质量守恒定律 资料链接: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 实验五:镁条的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1、将一小段镁条和石棉网放在天平上称量; 2、取下石棉网,将镁条在石棉网上点燃。冷却一会,将石棉网和其上物质一起放在天平上称量。 实验现象:1)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2)天平失去平衡 Mg + O2 MgO 问题讨论: 1)碳酸钠与盐酸的反应、镁条燃烧这两个化学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吗? 符合。出现天平不平衡是因为这两个反应有气体参加或者气体生成,而在称量时都没有将他们称量。 2)如果用这样的反应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应该作怎样的改进? 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实验。 课堂小结 1、通过实验探究从宏观角度得出并验 证了质量守恒定律; 2、用分子和原子的有关知识从微观角 度分析了质量守恒的原因; 3、应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大于? 小于? 等于? 实验一: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1)在备好的锥形瓶中放一小块白磷 (2)称量锥形瓶及瓶内物质的总质量 (3)点燃白磷,观察实验现象 (4)称量锥形瓶及瓶内物质的总质量(冷却) (5)比较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的变化 剧烈燃烧,放热,产生大量白烟(气球先膨胀后缩小) 质量不变 总质量 总质量 = 实验二: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2)天平平衡、质量相等 实验现象:1)铁钉表面产生红色物质,溶液颜色 逐渐变浅(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总质量 总质量 = 总质量 = 总质量 参加反应的 各物质的质 量总 和 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 总和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时要注意: 1.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所有化学反应但不适用于物理变化。 2.质量守恒定律的“守恒”指的是质量守恒,其它方面如体积等不一定守恒。 3.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应当包括 各种物质,如气体等。 4. “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应当包括生成的各种物质,如沉淀、气体等。 为什么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呢? 分 子 破裂 原 子 聚集成 新物质 新分子 重新组合 破裂 重新组合 聚集成 H2 O2 H2O 原子数目没有增减 原子种类没有改变 原子质量没有变化 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的原因 从微观和宏观上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归纳为 五个不变: 1.原子的种类 2.原子的个数 3原子的质量. 4.元素的种类 5.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质量 二个一定改变: 1.分子的种类 2.物质的种类 一个可能改变: 分子的个数 波义耳的实验(1673年) 拉瓦锡的实验(1774年) 实验四:盐酸与碳酸钠粉末反应前 后质量的测定 (1)将盛有盐酸的小试管放入装有 碳酸钠粉末的烧杯中 (2)称量烧杯及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 (3)将试管内的溶液倒入烧杯(试管仍留在烧杯中), 使二者反应,观察实验现象 (4)称量烧杯及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 (5)比较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的变化 碳酸钠粉末逐渐消失,有气泡产生 天平失去平衡 点燃 3、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一)、解释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变化及用质量差确定某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