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石泉县高中数学 第一章 计数原理 1.4.1 简单计数问题说课稿 北师大版选修2-3.docx
陕西省石泉县高中数学第一章计数原理1.4.1简单计数问题说课稿北师大版选修2-3
主备人
备课成员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陕西省石泉县高中数学第一章计数原理1.4.1简单计数问题
2.教学年级和班级:高一年级
3.授课时间:2023年3月15日
4.教学时数:1课时
核心素养目标
1.发展逻辑推理能力,通过解决简单计数问题,理解排列组合的基本概念。
2.培养数学抽象能力,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模型,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3.提升数学建模意识,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运用数学语言描述和解释。
4.增强数学运算能力,熟练运用计数原理进行计算,提高运算的准确性和效率。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排列组合的概念和基本原理,理解排列与组合的区别和联系。
2.应用排列组合原理解决实际问题,如排列组合的应用题。
难点:
1.理解排列组合中不同顺序的计数方式,如区分排列和组合。
2.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排列组合问题,找到合适的计数方法。
解决办法:
1.通过实例讲解和练习,帮助学生理解排列组合的定义和原理。
2.设计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逐步从具体情境中提炼出排列组合模型。
3.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掌握排列组合的解题技巧。
4.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直观展示排列组合的计数过程,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方法与策略
1.采用讲授法结合案例分析法,系统讲解排列组合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确保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2.设计互动式教学活动,如小组讨论,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排列组合原理。
3.通过实验游戏,如“抽签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体会排列组合的实际应用。
4.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展示排列组合的动态过程,增强学生的直观感知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一章的第四节内容——简单计数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需要计数的情况,比如生日派对上有多少人,或者足球比赛中有多少个进球。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其实都蕴含着数学的智慧。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索这些简单计数问题的奥秘。
(学生)好的,老师。
二、新课讲授
1.排列组合的概念
(教师)首先,我们来明确一下排列和组合的概念。排列是指从n个不同的元素中,按照一定的顺序取出m(m≤n)个元素,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一个排列。而组合是指从n个不同的元素中,不考虑元素的顺序,取出m(m≤n)个元素,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一个组合。
(学生)明白了,老师。
2.排列组合的公式
(教师)接下来,我们来学习排列组合的公式。对于排列,其公式为A(n,m)=n!/(n-m)!;对于组合,其公式为C(n,m)=n!/[m!*(n-m)!]。
(学生)公式记住了,老师。
3.应用排列组合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现在,我们来通过一个例子来应用排列组合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假设有一个班级有5名学生,需要从中选出3名学生参加比赛,那么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呢?
(学生)根据组合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C(5,3)=5!/[3!*(5-3)!]=10种不同的选法。
(教师)很好,同学们掌握得不错。接下来,我们再来看一个排列的例子。
4.排列组合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师)排列组合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在体育比赛中,我们可以用排列组合来计算不同比赛结果的概率;在统计学中,我们可以用排列组合来分析数据的分布情况。
(学生)原来排列组合在生活中有这么多的应用,真是有趣又实用。
三、课堂练习
1.基本概念练习
(教师)请同学们完成以下练习题,巩固排列组合的基本概念。
(学生)好的,老师。
2.应用题练习
(教师)接下来,请同学们尝试解决以下实际问题。
(学生)好的,老师。
四、课堂小结
(教师)今天我们学习了简单计数问题中的排列组合,了解了排列和组合的概念、公式以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希望大家能够通过今天的课程,提高自己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学生)谢谢老师,我们一定会努力的。
五、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收集生活中与排列组合相关的问题,下节课与同学们分享。
(学生)好的,老师。
知识点梳理
1.计数原理的基本概念
-排列:从n个不同元素中,按照一定的顺序取出m(m≤n)个元素。
-组合:从n个不同元素中,不考虑元素的顺序,取出m(m≤n)个元素。
-排列数:表示排列的总数,用A(n,m)表示,计算公式为A(n,m)=n!/(n-m)!。
-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