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对外汉语教学与文化传播》.pdf

发布:2016-03-22约9.65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大学文化】 对外汉语教学与文化传播 高剑华 (辽宁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9) [摘 要]语言与文化紧密相关,语言的习得也是文化汲取的过程。对外汉语教学离不开文化 的教学,在留学生教学中如何进行文化教学是当前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的热点,也是一个难点。本文 主要研究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策略和方法,通过我们的研究,不仅让留学生能习得汉语,也 能让他们了解中国文化,从而进一步了解中国。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文化传播;语言文化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 ) G648 A 1673-7725200706-0163-06 一、对外汉语教学是文化向国外传播的最佳途径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推进和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与国际交往的不断增 加,学习汉语的风潮席卷了整个世界,留学中国也成为许多外国学生的选择。除了 语言的训练,文化的传播亦是对外教学的重要任务,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学会秘书长 张德鑫先生指出:“对外汉语教学的宏观宗旨是弘扬中华文明,这从根本上决定了 对外汉语教学就是传播中国文化。” 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长期与外界隔绝,致使世界对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了解 甚少。时至今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各个民族、各个国家之间互利互惠、彼此 融合的时代正在成为 世纪的主旋律,因此世界各国间的文化交流显得尤为重要。 21 华裔学者、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学社社长杜维明先生认为世界上各个民族的文化是 可以而且应该彼此借鉴、融合的。他还提出了 “文化中国”(大陆、台湾、港澳、新加坡 和散布在世界各地的华人社会,以及关切中华民族福祉的国际社群)的概念,大力 提倡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在全世界,特别是华人社区,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有 【 一 六 三 [收稿日期] 】 2007-09-13 [作者简介]高剑华( ),女,黑龙江密山人,讲师,主要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研究。 1956- 年第 期(总第 期) 文化学刊 2007 6 8 史以来,人类之所以能够持久不断地发展,其关键原因就在于各个民族文化间不断 地彼此吸收、扬弃。中国数千年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史,当 代美国、西欧和新加坡等成功的范例也进一步地说明了不同民族间的文化,彼此融 合的可行性、必要性和重要性。因此,在这样的一个基点上,我们可以明确地感到, 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一定会以它特有的方式去弘扬本民族的文化。这种弘扬从 短期效益上说,似乎只是为了各个民族自己的发展,但是,从长远的眼光上来看,这 种弘扬却是对我们整个人类都有裨益的一件好事,因为他们都是在为世界文化的 建设作出贡献。 目前,在对外汉语教学界围绕着这方面的问题已经展开了多方面的探讨,主要 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语言文化比较。这种方法的目标在于预测和解释学生的 语言偏误。二是交际文化与知识文化的区分。这种方法从跨文化交际语境出发研究 了来自不同文化交际者编码和解码的偏差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交际文化与 知识文化的相对性,尤其是由于学习者学习阶段的不同而引起二者相互转化的问 题。三是文化适应理论,明确了第二语言即第二文化的学习适应过程。四是中介文 化行为系统理论,进一步指出在新文化的适应与学习过程中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