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pdf
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及对策分析--第1页
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当前,农村中学的学困生问题较为严重,不少学校和教育工作者为此作了不
懈的努力。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从我们一线教师做起,下面就学困生
形成的原因和转化谈谈我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学困生形成的原因
1.家庭环境的影响。家庭成员的不良品德、行为习惯对孩子有很大影响。
只重视学习成绩,轻视品德表现;只重视智力投入,轻视心理培养;只重视言教,
轻视身教是家庭教育中的通病。所以,家庭对孩子的不良示范、包办、纵容往往
是造成孩子学困的原因。
2.学校内部教育环境的影响。“片面追求升学率”也是导致学困生产生的原
因之一,特别是目前学校、教师的评价标准高低是以升学的多少、成绩的好坏来
衡量,所以老师们把着眼点都放在优生身上,对优生重点培养,从而放弃了对中
下生的教育。另一方面,学校思想教育工作薄弱,教师只管教书,忽视了人的教
育培养,很少了解学生,拉大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再加上有的学生把家里的小皇
帝脾气带到了学校,不把教师同学放在眼里,与教师争吵,与同学打闹,常常恶
作剧,扰乱课堂秩序,有的教师对此采取睁只眼闭只眼的态度,有的甚至不敢管
教,不敢批评教育。还有的不愿做艰苦细致的说服教育工作,动不动就处罚学生,
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不仅不能使他们受到教育转化,反而使他们更差更落后。
3.社会环境的影响。现在的社会充满了各种诱惑,如电子游戏室、台球室、
网吧等个体老板为了牟取暴利,使不少孩子深受其害。加上部分社会不良青年的
教唆,学校周边的不良环境,学困生之间的相互影响等。同时这些孩子在辨别是
非的能力方面相对较弱,那些不良风气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致使家长苦口婆
心的劝导,老师孜孜不倦的教诲都失去了作用。他们为了讲“哥们义气”,甚至还
做出了一些违法犯纪的事。
4.自身的原因。青少年年纪轻,是非观念不强,道德认识模糊,意志又较
薄弱,学习中遇到困难和挫折不能克服,学习兴趣不高,没有进取心,甘愿落后,
这些都是造成学困生的原因。
二、采取多种有效策略促使学困生转化
1.厚爱学困生。一个字,那就是用“爱”去感化他,去温暖他,没有爱就没
有教育。对一个孩子来说,“爱”不仅可以让他体会到温暖,也可以增强他的自信
心,发掘他潜在的能力。老师一句问候,一句关心的话语,一个真诚关爱的动作,
都能让他沐浴在爱之中。对学困生就要真正做到以情动人,用“真诚”去打动他,
用“爱”去感化他,善意地理解他们,高兴地接受他们,适时地鼓励他们,我相信
一定会促进他们的进步,使他们的品德变好,学习成绩上升。
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及对策分析--第1页
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及对策分析--第2页
2.鼓励学困生。马克·吐温有句名言:“只凭一句赞美的话,我就可以活上
两个月”。对任何一个学困生,都应该一分为二地看待他们,要相信他们的内心
都蕴涵着积极向上的趋势,都有可以开发的天赋和才能。作为教师要帮助他们找
出“优点”和“不足”,通过对比,鼓励他们向“优点”看齐,找到奋斗的方向,并多
讲些名人轶事,为他们树立学习榜样,让他们从中吸取精神力量。要善于抓住学
困生的闪光点,不断鼓励。学生的可塑性强,你说他行,他就行。
3.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厌学,是学困生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要彻底转
化学困生,必须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要设法激起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只
要学困生对学习有了兴趣,转化工作便已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对于学困生,老师
在课堂提问和布置练习时,要做到难度适中,能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并不
断给学生创造更多的成功机会,使他们能有信心向着更高的目标搏击、翱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