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电子教案 3.4基本体的表面交线(截交线).doc
课号
9
授课班级
授课时间
课题
3.4基本体的表面交线(截交线)
教具
课件、挂图
教学目的:掌握平面立体和回转体的截交线的画法
教学重点
截交线的求法
教学难点
回转体截交线的画法
教学内容
3.4基本体的表面交线
一、截交线
1.截交线的性质:
(1)共有性(2)封闭性
2.求截交线的方法和步骤:
根据截交线的性质,求截交线的投影,即是求出截平面与截断体表面的全部共有点的投影,然后依次光滑连线,即为截交线的投影。
例1求作图1(a)所示正六棱锥被正垂面截切后的投影。
作图:
(1)先画出正六棱锥的原始投影图,然后利用截平面的积聚性投影,找出截交线各顶点的正面投影a′、b′、…,如图1(b)所示。
(2)根据属于直线的点的投影特性,求出各顶点的水平投影a、b、…以及侧面投影a″、b″、…,如图1(c)所示。
(3)依次连接各顶点的同面投影,即为截交线的投影,如图1(d)所示。
图1棱锥被平面切割
表1棱柱的截交线
表2圆柱截交线三种情况
图2与圆柱轴倾斜截平面截切的截交线画图步骤
例2已知圆柱切口的两面投影,完成其三面投影,如图3所示。
图3圆柱截切的求法
表3圆锥表面截交线
例3求图4(a)所示圆锥的截交线的投影。
图4圆锥截交线画法
小结
1.平面立体的截交线
2.回转体的截交线
作业:P32、37
课号
10
授课班级
授课时间
课题
3.3基本体的表面交线(相贯线)
教具
课件、挂图
教学目的:掌握两圆柱轴线正交是的相贯线的求法。
教学重点
圆柱与圆柱相交的相贯线
教学难点
求相贯线的方法
教学内容
相贯线
1.相贯线的概念
立体表面相交处产生的交线,称为相贯线。
2.相贯线的性质
封闭性
共有性
3.求相贯线的投影
图1两圆柱相贯
图2求两圆柱相贯线的作图过程
作图步骤:
①求特殊点的正面投影,1′、3′、5′、7′,由于点Ⅰ、Ⅲ、Ⅴ、Ⅶ均在特殊素线上,可直接求出它们的水平投影1、3、5、7和侧面投影1″、3″、5″、7″,如图2(b)所示。
②,求一般点的投影。在小圆柱面的水平投影中取2、4、6、8四点,作出其侧面投影2″、(4″)、(6″)、8″,再求出正面投影2′、4′、(6′)、(8′),如图2(c)所示。
③将所求各点按分析出的对称性、可见性、依次光滑连线,即得相贯线的正面投影,如图2(d)所示。
表1轴线相交两圆柱表面交线的投影特点
直径相等的两圆柱相贯,相贯线是平面椭圆,当椭圆是投影面的垂直面时,投影如图3所示。两曲面立体同轴时,相贯线为垂直于轴线的平面圆,如图4所示。
图3直径相等圆柱的相贯线
图4两曲面立体同轴相贯
课号
11
授课班级
授课时间
课题
习题课
教具
教学目的:通过这一章的学习,应该掌握基本立体的投影及基本体表面上点的投影、轴测图的画法、截交线和相贯线的画法。这一章内容很多,需要通过习题进一步理解。
教学重点
习题集上相关习题
教学难点
截交线和相贯线习题
教学内容
习题集上的习题
课号
12
授课班级
授课时间
课题
4.1组合体的形体分析
教具
可见、挂图
教学目的:通过学习组合体的形体分析,掌握组合体的组合形式以及各种组合形式视图的画法,为后续课做好准备。
教学重点
组合体的形体分析
教学难点
各种组合形式视图的画法
教学内容
导课:为什么要学习组合体?
多数机械零件,都可以看成是由若干基本几何体组合而成的。
定义: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本几何体组成的物体,称为组合体。
4.1组合体的形体分析
一、形体分析法的概念
为了便于画图、读图和标注尺寸,通常假想地把组合体分解成若干个基本的几何体,并弄清它们之间的组合形式和相对位置,这种分析方法称为形体分析法。如下图:
二、组合体的组合形式
组合体的组合形式分为叠加和挖切两种。
叠加是实形体和实形体进行组合。
挖切是从实形体中挖去一个实形体,被挖去的部分就形成空腔或孔洞;或者是在实形体基础上切去一部分实形体,使被切的实形体成为不完整的基本几何体,如下图:
(a)叠加(b)挖切
1.叠加
(1)简单叠加基本体之间以平面相接触。有共面和不共面之分。
①共面连接部分不存在分界线,注:主视图的上下形体之间不画线,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