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如何做好现场品品质管理(终稿).ppt

发布:2016-05-18约1.32万字共8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现场品质管理 主讲:陈锦河 老師(台湾) 课程大纲 品质基本概论 1. 品质的迷思 2. 品质的三要素 3. 品质发展的趋势 4. 现场人员对品质应有的看法 5. 品质绩效的衡量指标 品质的迷思 … 品质的三要素 部门品质的要素 品质发展的趋势 品质绩效的衡量指标 现场品质问题 探讨与改善对策 1. 现场问题的种类 2. 现场常见的品质问题 3. 现场品质问题的原因分析 4. 现场品质问题的改善对策 5. 实务演练 现场问题的种类 P-工作效率不佳 Q-产品品质不良 C-交期延误 D-成本高又不能控制 S-设备保养不落实 M-员工士气低落 現場常见的品质问题 设计品质不良 生产技术品质不良 制程品质不良 管理品质不良 设计品质不良的原因 错误不良的设计,不可能有质良易销的制品。 复杂的设计,导致更多的成本与不良机率。 经常的设计变更,使制程紊乱,易造成呆料、混料。 生产技术品质不良的原因 不正确或不适合的作业标准 缺乏作业标准以致品质不一 缺乏正确可信赖的生产工具 缺乏正确的检验标准 制程品质不良的原因 不 会 做 :新进员工不适任、教导不良。 疏忽做错:缺乏正确的工具、用错了作业 标准、纯粹的疏忽不注意。 冤枉做错:进料不良、前制程不良、机台 精度的偏差、错误的工作指令 与标准。 不愿做好:领导统御的问题、组织的问题、 缺乏激励或压力。 管理品质不良的原因 进料检验不落实 生产计划粗糙 物料需求计划疏忽 仓储管理不当 领导统御方式不佳 如何提升“人”的品质 工作教导:人员培训 问题沟通:品质历史、突发事件、专案改善。 培养______的精神 如何培养自主管理 操作者的“三按”、“三自”、“一控”要求: 三按:按图纸、按工艺、按标准生产 三自:对自己的产品进行检查、自己区分合格与不合格的产品、 自己做好标识(加工者、日期品质状况等) 一控:控制自检合格率 开展“三不”、“三分析”活动: 三不:不接受不良品、不制造不良品、不传递不良品; 三分析:当出现了品质问题,应及时组织相关人员召开品质分析 会议,分析内容:品质问题的危害性、产生品质问题的 原因、应采取的措施。 如何提升“机”的品质 适用性评估:  产能、参数设定、精密度 。   1.月/周的生产计划是否超出设备产能。是否 已考虑停机应急的生产方法? 2.参数设定是否标准化? 操作人员否熟知? 3.设备额定精度是否满足生产,生产中是否 用SPC 控制精密度和准确度,如无,是采 用何种方法,有验证过吗? 如何提升“机”的品质 生產設備保养与维修: 1.将保养与维修标准化,并予以培训和执行。 2.坚持做好一级保养。 3.监督设备管理部门做好二、三级保养。 4.遏制机器异常时,维修和生产部门相互推诿, 不予处理而继续生产的现象,应责任制度化。 5.坚决消除只要机器转,不会要人管的思想。 6.做好备品/备件的验收,保管,使用工作。 7.推行/落实相关的设备管理活动。 如何提升“机”的品质 量测设备的管理: 1.编制量测设备清单。(名称,编号,测量范围, 精度,校正周期,校正方法,使用部门…等)   2.指定部门/人专门管理。   3.编制校正/操作/保养说明书。 4.标识量测设备/工具 5.建立使用人责任和使用方法培训。 6.遵守精密仪器的使用环境规定。 7.严禁将量测设备当生产工具使用。 8.最好建立GR&R。(量测系统的重复性和再现性) 如何提升“料”的品质 材料的管理: 1.BOM要清晰、明确。(料号/品名規格/用量… 等) 2.及时变更,统一版本,注明__日期或订单批号。 3.易于层别和区分… 领用材料防止出错:  1.防止其他型号的良品被误用。  2.防止设计变更,代用品的误用。  3.防止不良品的误用。 如何提升“料”的品质 材料的摆放和使用 1.“三定”(定位、定量,定人。) 2.“三比”(比样品,比图纸,比上次生产品) 3.不良品要挑出、集中、标识、隔离和定时处理。 4.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