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加入WTO后的中国农业和农民 .pdf

发布:2024-12-08约1.05万字共1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加入WTO后的中国农业和农民

中国加入WTO之后,在享有经济全球化收益的同时,

急剧地增长了开放市场的种种风险,这包括现在的社会冲突

显现出来,外部冲击直接影响宏观经济稳定,尚不具备利用

经济全球化的人群,地区边缘化,尚不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企

业,行业和部门受到严重冲击,原有的经济不安全、社会不

平等及政治不稳定会随之被放大或者相互关联强化,如果不

能够有效地管理社会冲突,就可能由经济危机引发社会危

机,由社会危机引爆政治危机。就中国加入WTO之后的具

体受益和受损情况而言,那些在近期改革中遭受沉重成本负

担的阶层所受到的打击将是最大的1。其中,我国八亿农民

2,至少在短期和中期内,是受到冲击最大、风险最明显的

人群。因此,中国加入WTO之后的首要任务,就是提高国

家管理社会冲突和协调社会利益的能力,使全社会各利益主

体特别是使八亿农民及弱势人群从市场开放中降低各种成

本和代价,应使他们收益最大化,风险最小化。

一发展中国家开放的悖论

改革不是发展的目标,只是发展的手段。开放政策不是

替代发展战略,而是发展战略的一部分。美国哈佛大学国际

经济学教授罗得瑞克在总结亚洲金融危机的教训中,批评了

盲目崇拜开放论或全球化论。他认为,没有证据为许多人所

宣称的全球经济一体化本身将改善经济绩效的观点提供支

持。他发现社会冲突及其管理在外部冲击对经济的影响方面

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潜在的社会冲突愈大,外部冲击

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就越大,例如收入差距越大的国家,

经济增长下降的幅度也越大;社会分裂程度越多的国家,对

外部冲击的应对能力就越差;同样在给定的外部冲击和社会

冲突情况下,解决和处理冲突的管理机构越脆弱,例如缺乏

人民广泛参与的政治民主,缺乏社会保障制度和资金补偿利

益受损者,缺乏良好的政府治理、司法和公民权利制度保护,

那幺遭受经济动荡和冲击的可能性就会增多。这是许多拉

美、中东或其它发展中国家发展战略中的痼疾,就像“脚后跟”

一样,滞后的反映和脆弱的管理能力是这些国家在经济全球

化中内部动荡不止的原因所在。最近的一个典型案例就是经

历了长达30多年经济高速增长的,但是经济愈来愈不平等,

政治愈来愈腐败的印尼苏哈托政权受?窖侵藿鹑谖;寤髦

蟮目逄飧龆嗝褡骞以谖;凶呦蚧炻遥珿DP总量

下降了20%以上。

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是一个重要的历史性选

择,但又是一个严酷的社会冲突现象。发展中国家要加快发

展就必须开放,但开放不是“免费的午餐”,不是没有经济社

会成本的,而且风险极大且相当不确定。愈是发展速度快,

开放程度大的国家,内部发展不平衡性就愈明显,社会冲突

可能性就愈大。这是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悖论,也是开放的悖

论。

二中国加入WTO最大风险是农业问题与农民收入问

中国加入WTO最大风险是甚幺?就是长期存在的日益

突出的农业问题与农民收入问题,加入WTO之后则使中国

发展最大的问题“雪上加霜”。当谈到中国农业和农民时,江

泽民总书记多次讲到,“我常常睡不着觉”。也正如朱镕基总

理最近坦然所言,加入WTO之后“我最大的担心是农业问

题”。为甚幺中国加入WTO之后最大的风险是农业,最大的

冲击人群是八亿农民?

首先,农村、农业与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现代化长期发

展的核心问题之一。这是与中国的基本国情相联系的。2000

年中国农村人口八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2/3,1999年世

界农村人口32亿人,占世界总人口的46%3,中国农村人口

占世界农村人口的1/4。2000年中国农业劳动力占总劳动

力的一半,这相当于美国、法国、德国在1870年的比重4。

这些基本国情在短期内很难改变。过去十年农业附加值GDP

总量比重大幅度下降,由1990年的27%下降至2000年的

16%5;按支出法计算,农村居民消费额占GDP比重由1990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