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解析+任务目标+大单元教学设计 .docx
第五单元小故事大道理:看看谁的办法好
——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任务群整体教学设计
人文主题分析
本单元围绕“办法”这个主题编排了三篇课文:《寓言二则》《画杨桃》《小马过河》。这三篇课文,无论是改编自古典著作的寓言故事,还是小学生学习生活题材的《画杨桃》和童话故事《小马过河》,都简短有趣,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和丰富的人文内涵,能够引起二年
级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多角度的思考,使其获得丰富的启示。单元“口语交际”话题来自学生在学校学习生活中遇到的真实情境,学生会有真切体验,有真实想法。“我爱阅读”中的故事通俗易懂,让学生懂得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结果也会不一样的道理。这些学习内容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丰富了学生的思想方法,旨在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语文要素分析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根据课文内容,谈谈简单看法”,这是继二年级上册“读课文,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的延伸和发展,体现了语文能力训练的梯度发展。它明确地要求引导学生抓住文本的关键信息,进行有理有据的分析和判断。从简单的寓言故事中判断办法的好坏,到现实故事《画杨桃》中换个角度看一看、想一想,到童话故事《小马过河》中体验通过实践找办法,再在《好天气和坏天气》中学习调整心态,多角度寻找好办法,最后在“口语交际”中共同讨论发表意见,解决问题。它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理性思考,明白道理,尝试将道理运用于生活,联结生活,实现迁移,思维方法更加清晰具体,思维品质要求有了提升。
学习任务群定位
综合人文主题及语文要素,本单元属于“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
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及课后题就是在一步步地引导学生发现故事中蕴含的道理,辨析态度与立场,辨别是非善恶,进而分析判断故事中人物的行为和观点,再进一步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理解和看法。这些都旗帜鲜明地指向了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理性思维和理性精神。这与“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第一学段中“通过阅读、观察、请教、讨论等方式,积极思考、探究,乐于分享自己解决问题的办法,说出一两个理由”这一目标十分相符。
学习主题
整体构思
基于以上的单元解析,本单元的学习主题定为“小故事大道理:看看谁的办法好”,“谁的办法好”是理解,是思辨,并以“争当智多星”为核心任务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以
“学会找角度”“学会想办法”“我是智多星”为学习任务,将本单元的学习内容进行了统一调整,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辨析故事中人物的行为想法,从而作出自己的判断,联系实际生活,谈类似寓言中的事例,明辨是非,避免犯类似的错误。这样的核心任务由易到难、层层递推,扎实地落实了语文要素,能引发学生多角度的思考,使其获得丰富的启示。
学习目标
1.认识50个生字,读准2个多音字,正确书写26个生字,会写28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恰当的语气。分角色朗读《小马过河》,能用上提供的词语,复述《小马过河》的故事。
3.能说出《寓言二则》中两个成语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说出《画杨桃》中对于“我”画的杨桃,老师和同学们的做法有什么不同,并说出受到了什么启示。能根据课文内容,说出自己的简单看法。
4.能主动发表关于图书角管理方法的意见。交流时,能做到等别人说完再发表自己的意见。
5.能从故事的不同侧面发散思考,获得不同感受、启示,培养有理有据说清楚自己观点的理性思维。
任务框架
交流寓言故事,了解任务流程
交流寓言故事,了解任务流程
活动一:换个位置坐一坐
活动二:多动脑筋试一试
·任务一
活动三:巧换角度想一想
活动一:读寓言辨对错》
·任务二
活动二:讲寓言明道理》
“口语交际
“语文园地
·任务三
“小故事
活动一:我是图书管理员
活动二:成立班级立法委
活动三:争当智多星
《画杨桃
《小马过河句运用”
“语文园地.气和坏天气
《寓言二则
补全故事道
任务发布
争当智多星(1课时)
小故事大道理:看看谁的办法好
学会想办法(3课时)
我是智多星(3课时)
学会找角度(3课时)
评价指标
评价内容
评价标准
评价等级
识字与写字
能正确读写字词。
☆☆☆
阅读与鉴赏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恰当的语气。
☆☆☆
能分角色朗读《小马过河》《画杨桃》,角色语气恰当。
☆☆☆
能体会句子加上修饰词语后的好处。
☆☆☆
表达与交流
能说出亡羊补牢“揠苗助长”两个成语的意思。
☆☆☆
能用自己的话说出看到“我”画的杨桃,老师和同学们的做法有什么不同。
☆☆☆
能用上提供的词语,复述《小马过河》的故事;能根据课文内容,说出自己的简单看法。
☆☆☆
能主动发表关于图书角管理方法的意见,做到一个人说完,另一个人再说。
☆☆☆
梳理与探究
能采用多种媒介阅读、运用相关资料,引发多角度的思考,梳理故事的起因、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