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5年《焦耳定律》教案(精选12篇) .pdf

发布:2025-03-08约5.28万字共5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焦耳定律》教案

《焦耳定律》教案(精选12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

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

整。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焦

耳定律》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焦耳定律》教案篇1

(一)教学目的

1.知道电流的热效应。

2.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引出焦耳定律。

3.理解焦耳定律的内容、公式、单位及其运用。

(二)教具

如图的实验装置一套(比课本上图9梍7的实验装置多用一个乙

瓶和一块电流表)。

(三)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问:

1)灯泡发光一段时间后,用手触摸灯泡,有什么感觉?为什么?

2)电风扇使用一段时间后,用手触摸电动机部分有什么感觉?为

什么?学生回答:发烫。是电流的热效应。

再通过课本本节开始的“?”和图1,引入新课。

2.进行新课:

①介绍如图1的实验装置,告诉学生RA>RB,RB=RC,通电后,

IA=IB,IB<IC(从电流表的示数可知道I的数值)。

②问:该实验的目的是什么?(研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

哪些因素有关)

③问:该实验的原理是什么?观察什么?向学生讲述:当电流通

过电阻丝A、B、C时,电流产生的热量就使三个瓶中的煤油温度升高、

体积膨胀,瓶塞上面原来一样高的液柱就会逐渐上升。电流产生的热

量越多,液面就会上升得越高。我们可以通过三个管中液面上升的高

丹青不知老将至,贫贱于我如浮云。——杜甫

度比较电流产生的热量。

④教师演示实验,记录下在同一时刻三管中煤油液面的高低情况:

hChAhB。

⑤分析:

问:比较A、B两瓶,什么相同?(I、t相同),什么不同?(R

不同,RA>RB;玻璃管中煤油上升的高度不同,hA>hB)说明什么?

引导学生回答:在通电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的条件下,电阻越大,

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

问:比较B、C两瓶,同上问(略)。

引导学生回答:在电阻和通电时间相同的条件下,电流越大,电

流产生的热量越多,教师指出;进一步的研究表明产生的热量与电流

的平方成正比。

问:上述实验中,若通电时间越长,瓶中煤油上升得将会怎样?

(学生答;越高)引导学生回答:在通电电流和电阻相同的条件下,

通电时间越长,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

(2)师生共同归纳,教师指出,英国物理学家焦耳通过大量的实

验,总结出焦耳定律。

①内容: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平方成正比,跟导体

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

②公式:Q梍I2Rt。③单位:

I一安,R一欧,t一秒,Q一焦。注意:焦耳定律是实验定律,

在此可向学生讲一些焦耳的故事,以激发学生勤奋学习,不怕困难,

勇于攀登的精神。

3)根据电功公式和欧姆定律推导焦耳定律。若电流做的功全部用

来产生热量即Q梍W,又∵W=UIt,根据欧姆定律U=IR,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