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4节+第2课时+蛋白质、油脂-2024-2025学年高一化学同步课堂(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pptx

发布:2025-03-26约4千字共3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四节基本营养物质课时2蛋白质、油脂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第七章有机化合物

素养目标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从宏观上认识蛋白质的组成、性质及应用,微观上从蛋白质的组成基本单元视角及形成过程,了解蛋白质的特征反应及检验方法。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根据油脂的组成、结构及通式,推测油脂的类型和主要化学性质,形成油脂结构与性质的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通过设计实验认识的水解反应原理及条件,知道蛋白质的水解,油脂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水解的可逆性和不可逆性,培养实验设计及创新能力。。

教学目标本节重点蛋白质,油脂的结构和性质本节难点蛋白质,油脂的结构和性质1.通过实验探究、原理分析,知道蛋白质的组成及结构特点,认识蛋白质的特征反应与蛋白质(丝织品)的鉴别方法,2.通过实验探究、原理分析,知道油脂的组成及结构特点,认识油脂的性质及油脂与酯的区别与联系。

新课导入请你描述!人体必须的营养物质中你对蛋白质了解多少?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一切重要的生命现象都与蛋白质密切相关是一类非常复杂的天然有机高分子

氨基酸壹蛋白质的性质贰知识导航油脂叁

你了解吗?蛋白质在人体中的反应过程?课堂思考氨基酸蛋白质多肽多种α-氨基酸继续水解水解酸、碱或酶催化资料卡片观察甘氨酸和苯丙氨酸的结构简式,辨认其中的官能团,并说明其结构的共同点

01氨基酸

课堂探究一、氨基酸重点理解对比学习1.蛋白质是一类非常复杂的天然有机高分子,由C、H、O、N、S等元素组成。羧基氨基2.氨基酸:羧酸分子中的烃基上的氢原子被-NH2(氨基)取代的化合物。②氨基和羧基连在同一个碳上,属于α—氨基酸。①含有共同的官能团:氨基-NH2、羧基-COOH

课堂思考请你思考!根据氨基酸的结构,预测可能有哪些化学性质?羧基酸性取代反应氨基碱性氨基酸具有两性

课堂探究一、氨基酸重点理解对比学习3.氨基酸的化学性质⑴氨基酸具有两性①与碱反应②与酸反应

课堂思考请你思考!甘氨酸分子间会发生怎样的反应?蛋白质是怎样生成的?多肽氨基酸蛋白质肽键

课堂探究一、氨基酸重点理解探究学习3.氨基酸的化学性质⑵取代反应

课堂探究重点理解一、氨基酸对比学习3.氨基酸的化学性质⑶聚合反应氨基酸分子中都含有氨基(一NH2)和羧基。在一定条件下,氨基酸之间能发生聚合反应,生成更为复杂的多肽,进而构成蛋白质。人体从食物中摄取的蛋白质在消化道内酶的作用下,经过水解反应生成各种氨基酸。蛋白质多肽多种α-氨基酸继续水解水解酸、碱或酶催化

02蛋白质的性质

课堂思考你知道吗?病毒都是蛋白质分子,我们知道使用消毒剂、高温等手段可以消灭病毒,这是为什么呢?思考与讨论(1)为什么医院里用高温蒸煮、紫外线照射或涂抹医用酒精等方法进行消毒?(2)在生物实验室里,常用甲醛溶液(俗称福尔马林)保存动物标本。在农业上,可以用硫酸铜、生石灰和水制成波尔多液来防治农作物病害。想一想为什么。

课堂探究二、蛋白质的性质重点理解实验探究(1)向盛有鸡蛋清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几滴酷酸铅溶液,观察现象。(2)向盛有鸡蛋清溶液的试管中滴入几滴浓硝酸,加热,观察现象。(3)在酒精灯的火焰上分别灼烧一小段头发和丝织品,小心地闻气味。【实验7-9】

课堂探究二、蛋白质的性质重点理解探究学习1.蛋白质的变性乙酸铅溶液蒸馏水产生白色沉淀白色沉淀不溶解硫酸铜溶液蒸馏水产生白色沉淀白色沉淀不溶解蛋白质分子在化学试剂,如重金属的盐类、强酸、强碱、乙醇、甲醛等,受以及一些物理因素如加热、紫外线等的影响,其结构会被破坏,会发生变性,溶解度下降,并失去生理活性。化学变化

课堂探究重点理解二、蛋白质的性质探究学习1.蛋白质的变性产生白色沉淀蒸馏水白色沉淀不溶解蛋白质在加热时,结构破坏,细菌被杀死可以用高温蒸煮,照射紫外线,喷洒或涂抹酒精等方法消毒,也是利用蛋白质变性原理杀菌消毒。涂抹酒精紫外线照射高温蒸煮来消毒

课堂探究二、蛋白质的性质探究学习重点理解2.蛋白质的显色反应浓硝酸浓硝酸能和蛋白质生成白色沉淀,在微热条件下能使含有苯环的蛋白质变黄。可用于蛋白质的检验

课堂探究二、蛋白质的性质难点理解实验探究3.蛋白质的灼烧反应在酒精灯的火焰上分别灼烧一小段头发和丝织品,小心闻气味。利用蛋白质的显色反应和灼烧反应可以检验蛋白质。

课堂探究重点理解二、蛋白质的性质探究学习4.蛋白质的盐析饱和氯化钠溶液蒸馏水产生白色沉淀白色沉淀溶解蛋白质溶液加入某些轻金属无机盐的浓溶液,可使蛋白质的溶解度降低而从溶液中析出的过程叫盐析。Na2SO4、浓食盐水、(NH4)2SO4等可逆,加水可溶解,发生了物理变化

(6)向鸡蛋白溶液中加入醋酸铅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加水可重新溶解()(7)可以通过灼烧的方法鉴别真蚕丝和人造丝()典例精讲【例1】判断正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