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冠心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策略.pptx

发布:2025-03-21约3.89千字共2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冠心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策略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本次讲解将详细介绍其临床表现和治疗策略,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作者:

目录1冠心病概述包括定义、病理生理学基础和流行病学数据2临床表现典型症状、非典型症状及特殊人群表现3诊断方法初步评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冠状动脉造影4治疗策略药物治疗、血运重建及急性状态处理

冠心病概述定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狭窄或闭塞,引起心肌缺血缺氧的一种心血管疾病。病理生理学冠状动脉内膜下脂质沉积,形成粥样斑块,导致管腔狭窄,血流减少,心肌供氧不足。流行病学我国冠心病患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城市高于农村,男性高于女性。

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可控因素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肥胖缺乏运动不可控因素年龄(男性45岁,女性55岁)性别(男性风险更高)家族史遗传因素

临床表现:典型症状心绞痛胸骨后或心前区压榨感、憋闷感或灼烧感,可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或下颌。常在劳累、情绪激动或冷刺激后出现。疼痛性质患者常用拳头捂住胸部(列文征),疼痛呈压迫感、紧缩感或烧灼感,持续数分钟,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后缓解。诱发因素体力活动、情绪激动、饱餐后、寒冷环境中更易诱发心绞痛。症状多有规律性。

心绞痛的分类稳定型心绞痛发作规律,劳力后出现,休息或硝酸甘油可缓解。症状、频率和诱因相对固定。持续时间通常在5分钟以内。1不稳定型心绞痛近期出现的心绞痛,或原有心绞痛症状加重(频率、严重程度、持续时间增加)。安静状态下也可发作。预后较差。2变异型心绞痛又称普林兹梅塔心绞痛,多在夜间或清晨发作。常由冠状动脉痉挛引起。心电图可见暂时性ST段抬高。3

临床表现:非典型症状气短尤其在活动后出现的进行性呼吸困难,可能是冠心病的唯一症状,老年人和女性较为常见。疲劳不明原因的疲劳感,特别是活动后加重,休息后改善。可能反映心输出量下降。恶心呕吐尤其下壁心肌缺血时,可激活迷走神经,表现为消化道症状。常被误诊为消化系统疾病。大汗淋漓交感神经兴奋所致,常伴随其他症状出现,严重者可有冷汗。

特殊人群的临床表现1老年人症状常不典型,可表现为呼吸困难、疲乏、精神状态改变或晕厥。疼痛阈值可能升高,导致无痛性心肌缺血。2糖尿病患者自主神经病变导致疼痛感觉减弱,常表现为无症状或仅有轻微不适。首发症状可能是心力衰竭或心律失常。3女性患者症状常不典型,如上腹部不适、背痛、颈部不适、极度疲劳。诊断往往延迟,预后较差。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1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冠脉完全闭塞2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部分血流保留3不稳定型心绞痛心肌损伤有限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是一组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或侵蚀导致的急性临床综合征。根据心电图表现和心肌标志物水平可分为三种主要类型。临床表现包括持续性胸痛(20分钟),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后疼痛不能完全缓解,并可伴有濒死感、大汗、恶心等症状。

冠心病的并发症心力衰竭心肌缺血导致收缩功能下降,表现为呼吸困难、疲劳和水肿。急性心肌梗死后可发生急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缺血性心肌可引发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是猝死的主要原因。房颤也较为常见。心源性休克严重心肌损伤导致心脏泵血功能严重下降,表现为低血压、组织灌注不足,死亡率高。

诊断方法:初步评估病史采集详细询问胸痛的性质、部位、持续时间、诱发和缓解因素,以及危险因素暴露情况。体格检查检查生命体征、心血管系统(心音、心律、杂音)、肺部和周围血管,寻找并发症体征。心电图检查是最重要的初步检查,可显示缺血性改变(ST-T改变)或心肌梗死表现(异常Q波、ST段抬高)。

诊断方法:实验室检查检查项目临床意义参考范围肌钙蛋白I/T心肌损伤的高度特异性标志物<0.04ng/ml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损伤的传统标志物<25U/L肌红蛋白早期升高但特异性较低<90μg/LB型钠尿肽(BNP)心力衰竭评估<100pg/ml血脂谱评估脂代谢异常LDL-C<2.6mmol/L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评估糖代谢状态HbA1c<6.5%

诊断方法: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对冠心病诊断和风险评估至关重要。超声心动图可评估心室功能和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冠脉CT血管造影能无创显示冠脉解剖。核素心肌灌注显像能评估心肌血流灌注和代谢状况。心脏磁共振成像对心肌活力评估尤为有价值。

诊断方法:冠状动脉造影1适应症明确诊断与评估病变2操作过程导管插入冠脉开口3结果解读狭窄程度与分布冠状动脉造影是冠心病诊断的金标准。通过股动脉或桡动脉途径,将导管送至冠状动脉开口,注入造影剂显示冠脉解剖。可精确评估冠脉狭窄的位置、程度、范围和特点。狭窄≥50%(左主干≥30%)被认为有血流动力学意义。适合介入治疗的决策依据。

治疗策略概述风险评估评估患者整体风险1症状控制缓解心绞痛2预防心血管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