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应注意事项.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审计应注意事项
1、承接业务时先要对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经营活动、内部控制和外部环境予以详细了解,进行风险评估,并填写风险评估表,签订业务约定书;编制审计计划。
2、注册会计师应确定被审计单位的风险评估金额,风险评估金额一旦确定,凡是超过风险评估金额的,则应当实施详细的实质性程序。
3、确认审计重点科目,在审计完成时填写各科目的审定表。
1)货币资金:应取得现金盘点表,并进行监盘,非报表截止日盘点还要进行倒轧测试;对银行存款应亲自到银行进行函证;填写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2)应收账款:对重要的、金额较大的客户应予以函证,函证单应由注册会计师发出,对不能回函的应执行替代审计程序;对应收账款的账龄进行分析,确认其坏账准备的计提是否合适;分析有贷方余额的项目,作重分类调整。
3)其他应收款:对重要的、金额较大的客户和个人应予以函证,函证单应由注册会计师发出,对不能回函的应执行替代审计程序;对基他应收款的账龄进行分析,确认其坏账准备的计提是否合适;分析有贷方余额的项目,作重分类调整。
4)存货:应取得被审计单位的存货盘点表,并进行监盘,还应对重要存货进行倒轧测试;对存货的余额进行分析性复核以确定余额的构成及总体合理性;检查存货入账基础的正确性及一贯性、检查存货的计价基础,并进行测试;对大额采购业务从订货追查至到货验收、入库的全过程及合同、凭证、账簿记录。
5)长期股权投资:应取得投资协议及被投资公司的文件资料;确定长期股权投资增减变动的记录是否完整,检查本期增加的长期股权投资,追查至原始凭证及相关的文件或决议及被投资单位验资报告或财务资料等,确认长期股权投资是否符合投资合同、协议的规定,会计处理是否正确;检查本期减少的长期股权投资,追查至原始凭证,确认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理有合理的理由及授权批准手续,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6)固定资产:应取得被审计单位的固定资盘点表,对固定资产应进行分析性复核,并实地抽查固定资产,检查固定资产所有权证明文件,以确定固定资产归被审计单位所有;对累计折旧金额进行分析性复核,计算复核本期折旧费用计提的正确性,检查折旧费用分配的合理性;固定资产增减变动时,检查有关折旧的会计处理。
7)在建工程:应关注本期增加或减少的在建工程,对本年度增加的在建工程是否全部记录,本期减少的入账依据是否齐全,会计处理是否正确;检查利息资本化是否正确;实地检查工程物资,确定其是否存在,并观察是否有呆滞、积压物资。
8)固定资产清理:审查固定资产清理的发生和转销是否经授权批准,相应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是否为长期挂账。
9)无形资产:检查无形资产的权属证书原件,确定无形资产是否存在,并由被审计单位拥有或控制;无形资产本期增加金额较大时,必须对其重点审查,检查其会计处理是否正确;无形资产本期减少时应取得无形资产处置的相关合同、协议,检查其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10)短期借款:注册会计师对银行借款应亲自到银行进行函证,对年度内增加的短期借款,检查借款合同,了解借款数额、借款用途、借款条件、借款日期、还款期限、借款利率,并与相关会计记录相核对;根据短期借款的利率和期限,检查被审计单位短期借款的利息计算是否正确;检查被审计单位用于短期借款的抵押资产的所有权是否属于企业。应结合存款、票据、抵押一起函证。
11)应付账款:获取被审计单位与其供应商之间的对账单;检查资产负债表日后应付账款明细账贷方发生额的相应凭证,关注其购货发票的日期,确认其入账时间是否合理,检查债务形成的相关原始凭证,查找有无未及时入账的应付账款,确定应付账款金额的准确性;针对异常或大额交易及重大调整事项,检查相关原始凭证和会计记录,以分析交易的真实性、合理性;分析有借方余额的项目,作重分类调整。
12)其他应付款:判断选择金额较大和异常的明细余额,检查其原始凭证,并考虑向债权人函证;分析有借方余额的项目,作重分类调整。13)应付职工薪酬:比较被审计单位员工人数的变动情况,检查被审计单位各部门各月工资费用的发生额是否有异常波动;比较本期与上期工资费用总额,要求被审计单位解释其增减变动原因;比较本期应付职工薪酬余额与上期应付职工薪酬余额,是否有异常变动。
14)应交税金:首次接受委托时,取得被审计单位的纳税鉴定、纳税通知、减免税批准文件等,了解被审计单位适用的税种、附加税费、计税(费)基础、税(费)率,以及征、免、减税(费)的范围与期限,连续接受委托时,关注其变化情况;取得税务部门汇算清缴或其他确认文件、被审计单位纳税申报资料,分析其有效性;将应交增值税明细表与被审计单位增值税纳税申报表进行核对;检查适用税率是否符合税法规定;.检查被审计单位获得税费减免或返还时的依据是否充分、合法和有效,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15)长期借款:年度内增加的长期借款,检查借款合同和授权批准,了解借款数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