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新课标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运动和力》教学设计(新版).pdf
小学科学新课标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运动和力》教学设计(新版)
一.教材分析
《运动和力》是新课标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本节课的主要
内容有: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作用的相互性、二力平衡。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
生能够理解力的作用效果,知道力的作用的相互性以及二力平衡的条件。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现象来
分析问题。但是对于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相互性以及二力平衡的理解还需要通过具
体的实验和操作来进行巩固。
三.教学目标
1.让学生能够理解力的作用效果,知道力的作用的相互性以及二力平衡
的条件。
2.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1.重点: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作用的相互性以及二力平衡的条件。
2.难点:二力平衡条件的理解和应用。
五.教学方法
采用“问题驱动法”和“实验探究法”进行教学,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
探究,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力的作用效果和二力平衡的条件。
六.教学准备
1.实验器材:气球、小车、弹簧测力计、细线、钩码等。
2.教学课件: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作用的相互性、二力平衡的动画演示。
七.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现象,让学生感受到力的作用效果,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
通过PPT课件,展示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作用的相互性以及二力平衡的动画演
示,让学生对这三个概念有一个直观的理解。
3.操练(10分钟)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通过实验来验证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相互性,让学生在实
验中感受和理解力的作用。
4.巩固(5分钟)
通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对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相互性进行巩固。
5.拓展(5分钟)
让学生通过实验来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通过实验现象来理解二力平衡的条件。
6.小结(5分钟)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知道力的作用效果、力的相互性以及二力平
衡的条件。
7.家庭作业(5分钟)
布置一些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对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相互性进行巩固,对二力
平衡的条件进行理解和应用。
8.板书(5分钟)
力的作用效果、力的相互性、二力平衡的条件。
教学过程每个环节所用的时间:导入5分钟,呈现10分钟,操练10分钟,
巩固5分钟,拓展5分钟,小结5分钟,家庭作业5分钟,板书5分钟。总时长
为45分钟。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尝试采用了“问题驱动法”和“实验探究法”进行教学,
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力的作用
效果和二力平衡的条件。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问题,也采取了一些解决办
法和改进措施。
一、课堂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1.学生对力的作用效果的理解不够深入。虽然通过实验现象让学生感受
到了力的作用效果,但是对于力的作用效果的定义和特点学生的理解还不够深
入。
解决办法:在呈现环节,通过PPT课件,展示更多的力的作用效果的例子,让
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力的作用效果。
2.学生对力的相互性的理解不够。虽然通过实验让学生感受到了力的相
互性,但是对于力的相互性的定义和特点学生的理解还不够。
解决办法:在操练环节,让学生通过实验来验证力的相互性,通过实验现象来
理解力的相互性。
3.学生对二力平衡的条件的不够理解。虽然通过实验让学生探究了二力
平衡的条件,但是对于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定义和特点学生的理解还不够。
解决办法:在拓展环节,让学生通过实验来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通过实验现
象来理解二力平衡的条件。
二、改进措施
1.在呈现环节,通过PPT课件,展示更多的力的作用效果的例子,让
学生更直观地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