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大学《食品物性学》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doc
站名:
站名:年级专业:姓名:学号:
凡年级专业、姓名、学号错写、漏写或字迹不清者,成绩按零分记。
…………密………………封………………线…………
第PAGE1页,共NUMPAGES2页
华南理工大学《食品物性学》
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食品的辐照处理可以杀菌保鲜。以下哪种辐照源常用于食品辐照,具有穿透力强的特点?
A.紫外线
B.X射线
C.γ射线
D.红外线
2、在食品的微波加热过程中,以下哪种因素会影响加热的均匀性?
A.食品的形状和大小
B.微波的频率
C.食品的介电常数
D.以上都是
3、食品中的异味物质会影响食品的口感和可接受性。以下哪种异味物质通常在油脂氧化过程中产生?
A.己醛
B.丙酮
C.乙醇
D.乙酸
4、食品营养学是研究食物中营养素与人体健康关系的学科。对于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以下哪种营养素的缺乏最容易导致贫血?
A.铁
B.钙
C.维生素C
D.蛋白质
5、在食品的冷冻保藏过程中,会出现冰晶生长的现象。以下哪种因素会加速冰晶的生长?
A.快速冷冻
B.缓慢冷冻
C.低水分含量
D.高糖含量
6、食品包装材料对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有着重要影响。当选择食品包装材料时,以下哪种特性是首要考虑的因素?
A.材料的成本
B.材料的阻隔性能
C.材料的可回收性
D.材料的美观程度
7、食品发酵工程是利用微生物进行食品生产的技术。在酸奶的发酵过程中,以下哪种微生物起到主要作用?
A.酵母菌
B.乳酸菌
C.醋酸菌
D.霉菌
8、当分析食品中的香气成分时,以下哪种前处理方法常用于提取挥发性化合物?
A.固相微萃取(SPME)
B.溶剂萃取
C.蒸馏
D.压榨
9、关于食品加工新技术的应用,以下哪项描述是不符合实际的:
A.超高压技术、脉冲电场技术和超声波技术等在食品加工中具有保鲜、杀菌等作用。
B.新型食品包装技术能够延长食品的货架期,保持食品的品质和安全。
C.基因工程技术可以用于改良食品原料的品质和特性,但不存在潜在风险。
D.食品加工新技术的应用需要综合考虑技术可行性、成本和法规要求等因素。
10、在食品加工中,常常需要用到酶制剂。关于食品酶制剂,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酶制剂可以提高食品加工的效率和质量
B.酶制剂的作用具有专一性和高效性
C.所有的酶制剂都是从微生物中提取的
D.酶制剂的使用需要遵循相关的法规和标准
11、对于食品中的风味物质,以下哪种提取方法常用于分离和鉴定挥发性成分:
A.溶剂萃取法
B.蒸馏法
C.固相微萃取法
D.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12、在食品营养学的研究范畴中,以下哪种说法是不准确的:
A.食品营养学研究食物中的营养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B.膳食平衡是维持人体健康的关键,需要合理搭配各类食物。
C.不同人群的营养需求存在差异,如儿童、孕妇和老年人。
D.只要摄入足够的食物,就能够满足人体的所有营养需求。
13、食品的辐照保鲜是一种新型的保鲜技术。在使用辐照处理食品时,以下哪个方面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安全问题?
A.辐照剂量的控制
B.辐照设备的成本
C.辐照对食品口感的影响
D.辐照对食品营养成分的破坏
14、当研究食品中的维生素时,以下哪种维生素是脂溶性维生素,在食品加工和储存中容易损失?
A.维生素C
B.维生素B族
C.维生素A
D.维生素D
15、在食品质量检测中,以下哪种仪器不是用于检测农药残留的?
A.气相色谱仪,能够分离和检测复杂混合物中的各种成分。
B.高效液相色谱仪,适用于分析高沸点、大分子和热不稳定的化合物。
C.原子吸收光谱仪,用于测定样品中金属元素的含量。
D.红外光谱仪,通过分析物质对红外光的吸收来确定其分子结构。
16、对于食品中的食品过敏原,以下哪种类型的食品是常见的过敏原来源:
A.牛奶
B.鸡蛋
C.花生
D.以上都是
17、食品中的风味物质对食品的口感和接受度有着重要影响。关于食品的香气,以下哪种描述是错误的?
A.食品的香气可以分为天然香气和人工香气
B.食品香气的形成与原料的种类、加工工艺等因素有关
C.食品的香气成分通常是一些挥发性的化合物
D.食品的香气越浓郁越好,没有任何限制
18、在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中,以下哪个标准不是国际上广泛认可的?
A.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强调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管理。
B.HACCP体系,通过对关键控制点的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