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与发挥学生的能动性.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与发挥学生的能动性
内容提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教育手段日趋现代化,音像、多媒体等多种媒体介入学校教育,为以实践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多媒体教学课件正逐步与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相融合。但目前有些老师和有些科目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开发还是刚开始,而另一方面有些老师和有些科目已开始了一段不短的时间,由于种种的原因,造成课件的设计水平和制作质量不高。并且,在某些课件中还存在如:简单演示、忽视问题与回答方式的设计、多媒体资源不丰富、无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等。本文将对怎样制作出有创造性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并且避免出现这个问题进行探讨。文章中详细叙述了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的三个步骤:前期准备阶段、制作阶段和后期调试修改阶段,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增强实用性,为教学的主体服务。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能动性、结合点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多媒体技术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多媒体教学课件是课程多媒体教学的关键。多媒体教学是当前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目前学校进行多媒体教学主要采用的形式有多媒体组合课堂教学、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学、多媒体计算机个别化教学,这些形式都离不开高质量的多媒体教学课件。但目前有些老师和有些科目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开发还是刚开始,而另一方面有些老师和有些科目已开始了一段不短的时间,由于种种的原因,造成课件的设计水平和制作质量不高,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随着校园建设的进一步加强,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的数量和种类逐步增多且应用越来越广泛,这对于多媒体教学水平的提高无疑具有极大的帮助。现学校拥有用于影像、软件编辑的设备有多媒体电脑、打印机、扫描仪、数码相机、可擦写cd刻录机等,运用这些设备再结合各种应用软件如authorware、3d max、flash等进行课件的制作。本文将对怎样制作出有创造性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并且在学生能动性这个问题进行探讨。
课件的制作涉及到多种不同的科目,由于不同的科目有其各自不同的特点,因此在表现手法上就有不同,各科目应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最能体现教与学的手段、方式。如语文学科中,可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画面,给人以直观性且从中使学生得到审美教育;又如理科学科中如能将枯燥无味的函数图像、分子运动、物体运动规律等内容模拟动画,则直观效果更好,学生也更易于理解。另外,一些传统的教学手段,如图表,地图等,完全可以将其电脑化处理后融入课件中,这样也能不浪费过去的一些教学资源。
随着电脑技术的不断发展,众多开发商争相开发出一些多媒体应用软件,如flash、3d max、authorware等。在课件编制过程中,本人深切的感受到:一个优质课件的诞生,光靠某一个开发工具已不能满足要求,而必须依托多种工具的共同创作。一堂生动的教学演示课需要有一个与之相匹配的精美课件,而一个堪称艺术品的课件能使课堂教学的演绎更加熠熠生辉。因此制作一个课件,需要图像处理工具、版面设计工具、动画片制作工具等多种应用软件的艺术雕琢,这样的成就出来的作品才能符合现代化的教学要求,创造出传统教学手段所不能达到的效果。当然,这就意味着个人的软件应用能力必须不断提高,不断进行知识更新。
(一)课件制作的主要理论依据
掌握一定的理论依据,要有开发多媒体教学课件的正确指导思想,对能够开发出高质量的多媒体教学课件有很大的帮助。
1.素质教育思想
2.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时应注意提高交互能力
1)突破简单的演示型模式,体现知识的意义建构过程;(2)重视问题与回答方式的设计,提高学生的主体参与程度;(3)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帮助,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意义建构;(4)提供丰富的多媒体资源,创设有意义的学习情境;(5)实现课件的链接结构,启发学生的联想思维。
多媒体教学课件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主要是为了达到如下几种目标:(1)缩短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2)引发学习兴趣,发挥主体作用;(3)突破重点难点,提高教学质量;(4)加强技能训练,培养能力水平;(5)扩大知识领域,激发创造思维。这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定课程改革和多媒体课件的使用目标,并确定相应的制作专题。
1.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的确定。
2.学习对象的特性分析。
3.媒体信息的选择。包括文本、图像、动画、音频,视频。
4.知识结构的设计。
5.技能训练设计和评价。
(四)教学课件的系统设计
1.设计课件的封面与导言;
2.确定课件的菜单组成与形式;
3.划分知识单元并确定每个单元的知识点构成;
4.设计屏幕的风格与基本组成;
5.确定屏幕内各要素的跳转关系;
6.确定屏幕与屏幕之间的跳转关系;
7.确定屏幕向主菜单或子菜单的返回;
8.确定屏幕向结束的跳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