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小小清点员说课稿-2024-2025学年二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2024).docx
第三单元小小清点员说课稿-2024-2025学年二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2024)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第三单元小小清点员说课稿-2024-2025学年二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2024)
设计意图
本节课“第三单元小小清点员”旨在通过清点物品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操作中理解数与数的对应关系,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同时,通过游戏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数学知识。
核心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数感,使其能够感知数的实际意义和数量关系;提升学生符号意识,通过使用数学符号进行计数和表示;发展学生空间观念,通过实际操作理解物体数量与空间的关系;增强学生应用意识,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解决问题;最后,强化学生的责任感,培养其在清点过程中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理解数的实际意义:通过清点物品的活动,让学生理解数字代表的是实际物品的数量,而非孤立的存在。
-建立数与数的对应关系:引导学生通过操作活动,如清点小石子、铅笔等,建立1与1的对应关系,为后续的数学运算打下基础。
-运用数进行简单的加减:通过实际的清点活动,让学生学会用数来表示物品的增加或减少,为学习加减法做准备。
2.教学难点:
-理解数的连续性和顺序: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理解数的连续性和顺序是难点,需要通过具体的操作和游戏来帮助他们建立数的顺序感。
-解决实际问题: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中解决问题,如分配物品、比较数量等,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如何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是难点。
-注意细节和准确性:在清点物品时,学生容易出错,如遗漏或重复计数,因此,培养学生在操作中注意细节和保持准确性的能力是教学难点。
教学资源
-软硬件资源:计数器、计数卡片、小石子、铅笔、盒子等教具。
-课程平台:班级数学学习平台,用于发布学习资料和作业。
-信息化资源:多媒体课件,包含动画、图片等辅助教学素材。
-教学手段:实物操作、小组合作、游戏化教学等。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通过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清点吗?你们在生活中什么时候需要进行清点?”引导学生回忆清点的情境。
-展示一些生活中的清点场景图片,如超市收银、图书馆借书等,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清点的意义。
-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成为一名小小清点员。”
2.讲授新知(20分钟)
-教师讲解清点的基本步骤,包括观察、计数、记录、核对等。
-通过实物操作,如清点小石子、铅笔等,让学生体验清点的过程,并引导学生发现数与数的对应关系。
-引导学生用数字表示清点结果,如“这里有10个铅笔”,并强调数字的实际意义。
-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尝试不同的清点方法,如分组清点、顺序清点等,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动手能力。
3.巩固练习(10分钟)
-教师提供多种形式的练习题,如清点图片中的物品数量、完成计数游戏等,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错误,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清点方法。
-选取部分学生的练习结果进行展示,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并共同讨论改进方法。
4.课堂小结(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清点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进行清点。
-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如学会了数与数的对应关系、掌握了清点的基本步骤等。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加运用所学知识,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小清点员”。
5.作业布置(5分钟)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在家中清点家中物品,如玩具、书籍等,并用数字记录下来。
-提醒学生注意清点的准确性,并在家长的帮助下完成作业。
-作业完成后,下节课将进行交流分享,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清点成果。
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数学知识掌握:
-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数与数的对应关系,将数字与实际物品的数量联系起来。
-学生能够通过清点活动,初步建立数的连续性和顺序感,为后续学习数学概念打下基础。
-学生能够运用数进行简单的加减,解决实际问题,如分配物品、比较数量等。
2.操作能力提升:
-学生在清点物品的实践中,提高了观察力和注意力,学会了仔细观察和记录。
-学生通过实物操作,如清点小石子、铅笔等,锻炼了动手操作能力,增强了实践技能。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学会了与他人沟通、协作,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
3.思维能力发展:
-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了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能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
-学生在分析错误原因和讨论改进方法时,提高了批判性思维能力。
-学生在游戏中运用数学知识,激发了创新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