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护理.ppt

发布:2024-03-08约4.78千字共3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关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护理第1页,课件共37页,创作于2023年2月简要病情患者因“反复双下肢水肿4年,乏力纳差1年,加重1月”于2010-11-16日收入我院肾内科。于2010-11-23因病情加重转入ICU进一步冶疗。经冶疗后,患者病情好转,于2010-11-26转回肾内科。2010-11-28患者病情危重,因“肺部感染加重,右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于当日14:06再次由肾内科转入我科冶疗。转入症见:患者神志清,双侧颊部有隐隐的蝶形红斑,双上肢散在皮肤淤紫,右下肢浮肿明显,有多处大面积水泡,其中有一处泡皮已破,右下肢大腿根部以下可见片状淤血斑。生命体征示:T37.2℃,HR110次/分,R22次/分,BP118/70mmHg。第2页,课件共37页,创作于2023年2月转入后予双腔鼻导管中流量给氧,带入胃管予持续胃肠减压可引出淡黄色夹有暗红色血块胃内容物,予暂禁食。带入左锁骨下深静脉置管输液通畅,予多巴胺、生长抑素组液持续泵入。带入尿管固定在位可引出淡黄色混浊尿液。心电监护示:窦性心动过速。急查血气分析结果示:PH7.54,PCO227mmHg,PO264mmHg。血常规结果示:WBC34.0×109/L,HGB100.0g/L,PLT15×109/L。生化结果示:K+3.73mmol/L,BUN32.66mmol/L,TP47.1g/L。凝血结果示:PT20.5S,APTT85S,TT151.5S。遵医嘱予抗感染、护胃、化痰及抑制免疫等冶疗。测MBSQ6h,记24h出入量。20:00医生予调吸氧流量为3L/分。转入当晚共输注“O”型机采血小板1个冶疗量。第3页,课件共37页,创作于2023年2月护理措施一、一般护理1、实行床边24h专人护理,病室保持干净、整洁、安静,避免强光刺激。2、休息绝对卧床休息,减少肾脏负担以降低机体代谢率,增加脏器血流促进组织修复和体力恢复,鼓励和协助病人翻身,防止压疮和肺部感染。3、保暖注意病人保暖,病室温度宜保持在25~28℃。患者四肢冰凉,予加盖棉被保暖,保持患者肢端温度。行床上擦浴时避免接触冷水。第4页,课件共37页,创作于2023年2月4、呼吸道护理严格无菌操作,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予吸痰护理,清除口鼻分泌物,注意观察病人痰液的颜色、性状及量。痰液粘稠时遵医嘱予雾化吸入,予定时翻身拍背。遵医嘱予口腔护理Bid。5、吸氧采用是简便易行的双腔鼻导管,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注意用氧安全。注意保持吸入氧气湿化,以免干躁的氧气对呼吸道刺激及气道粘液栓形成,氧管每周更换两次,防止交叉感染。吸氧时,注意观察病人脉搏、血压、精神状态等情况有无改善。根据病人病情遵医嘱予每天作动脉血气分析,判断缺氧程度,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予调整给氧流量。第5页,课件共37页,创作于2023年2月6、患者留置经鼻胃管并持续胃肠减压,每班记录置管长度,每日更换固定胃管的棉绳和胶布,防止鼻部出现水泡,红肿,确保胃管固定在胃内,注意避免胃管脱出。观察和记录胃肠减压引出的胃内容物的量,性质,防止管道受压,变形,扭曲及打折,保持通畅。每天更换负压引流器。第6页,课件共37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二、密切观察病情变化1、观察患者的神志情况及皮肤和肢端温度。密切监测患者体温、血压、心律、呼吸、尿量的异常变化。遵医嘱予使用多巴胺组液泵入,要严密监测患者的血压变化情况,使用完应及时更换。2、严密控制体液摄入量,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注意患者血常规、尿常规、凝血功能和肾功能的变化,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观察病人皮肤色泽弹性有无变化,有无腹痛加重,腹肌强直,肠麻痹等表现,及时发现坏死性胰腺炎,遵医嘱监测血尿淀粉酶、血糖、血清电解质的变化。第7页,课件共37页,创作于2023年2月3、询问患者有无腹痛、腹胀情况,每4小时测量腹围。向患者解释不能使用止痛剂的原因,禁用吗啡,以防引起奥迪氏括约肌痉挛而加重病情。第8页,课件共37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三、护理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再发1、每班随时观察患者双下肢皮肤颜色、温度情况,触摸双足背动脉搏动情况,测量双下肢大小腿腿围(测量方法:髌骨上缘15cm,胫骨结节下10cm)并记录,并对测量数据进行比较,观察患者下肢肿胀情况。如有差异,及时报告医生。第9页,课件共37页,创作于2023年2月2、避免在双下肢进行穿刺抽血、输液。3、左下肢及右下肢腘窝、脚跟处予软枕垫高,右小腿予悬空。若病情允许下鼓励患者在床上主动屈伸下肢运动,促进血液回流。4、避免挤压双下肢,严禁热敷、针刺和按摩,以防血栓脱落栓塞重要器官,如引起肺栓塞等。第10页,课件共37页,创作于2023年2月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