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说课稿 2024-2025学年统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docx
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说课稿2024-2025学年统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主备人
备课成员
教材分析
2024-2025学年统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教材内容涉及古代亚非地区的重要文明,包括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古中国等,旨在让学生了解这些文明的形成、发展及其对世界文明的影响。本单元教材与课本紧密关联,符合教学实际,实用性强,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观和文化认同感。
核心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对古代亚非文明的历史感知能力,提升学生分析历史现象、理解历史规律的能力。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增强文化自信,培养全球视野,同时锻炼学生运用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重点一:古代亚非文明的形成与发展。例如,讲解古埃及的金字塔和法老制度,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古印度的种姓制度和佛教兴起,以及古中国的夏商周更迭和秦朝统一。
-重点二:古代亚非文明对世界的影响。例如,分析这些文明在农业、数学、天文、建筑等方面的贡献,以及它们对后世文明的影响。
2.教学难点
-难点一:理解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影响。例如,解释古埃及文明与两河流域文明、古印度文明与中华文明之间的相互影响。
-难点二:分析古代亚非文明的社会结构和文化特征。例如,深入探讨古埃及的宗教信仰、古印度的种姓制度、古中国的宗法制度等,帮助学生理解其背后的社会文化逻辑。
-难点三:评价古代亚非文明的历史地位。例如,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文明对人类文明进程的贡献和局限性,培养学生的历史评价能力。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统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古代亚非文明》教材。
2.辅助材料: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图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如古埃及金字塔、汉谟拉比法典、古印度种姓制度等图片和视频资料。
3.教学工具:使用投影仪或电子白板展示教材内容,方便学生跟随讲解。
4.教室布置:设置分组讨论区,以便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并准备实验操作台或地图墙,用于地理和历史空间定位教学。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环节(5分钟)
1.创设情境:播放一段关于古代亚非文明的纪录片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这些文明的独特魅力。
2.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古代亚非文明有哪些特点?它们对世界文明产生了哪些影响?”
3.学生回答:请学生简要回答,教师进行总结和引导。
(二)讲授新课(25分钟)
1.古埃及文明(10分钟)
-讲解古埃及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金字塔和法老制度。
-通过图片展示金字塔的宏伟,让学生直观感受古埃及文明的辉煌。
-讨论古埃及文明对世界的影响,如数学、天文、建筑等领域的贡献。
2.古巴比伦文明(10分钟)
-介绍古巴比伦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汉谟拉比法典。
-分析汉谟拉比法典的内容和意义,强调其对后世法律的深远影响。
-讨论古巴比伦文明对世界的影响,如法律制度、城市管理等。
3.古印度文明(5分钟)
-简述古印度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种姓制度和佛教兴起。
-通过图片展示古印度的宗教建筑,如寺庙和佛像,让学生了解佛教文化。
-讨论古印度文明对世界的影响,如宗教、哲学等领域的贡献。
4.古中国文明(5分钟)
-讲解古中国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夏商周更迭和秦朝统一。
-通过图片展示秦始皇兵马俑,让学生感受古中国的军事力量。
-讨论古中国文明对世界的影响,如农业、科技、文化等领域的贡献。
(三)巩固练习(10分钟)
1.课堂提问: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提出问题,请学生回答。
2.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古代亚非文明的特点及其对世界的影响,每组派代表发言。
(四)课堂小结(5分钟)
1.教师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古代亚非文明的特点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2.学生反思:请学生谈谈对本节课的收获和感悟。
(五)师生互动环节(5分钟)
1.教师提问:针对本节课的难点,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2.学生提问:鼓励学生提出疑问,教师进行解答。
(六)教学创新
1.利用多媒体资源,如图片、视频等,直观展示古代亚非文明的历史风貌。
2.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通过课堂提问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七)核心素养能力的拓展要求
1.培养学生的历史观,引导学生认识到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互鉴。
2.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让学生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
3.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提高学生的历史分析和评价能力。
学生学习效果
六、学生学习效果
1.知识掌握方面:
-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