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3章__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分解.ppt

发布:2016-10-22约1.59千字共1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三章 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认识注意在学前儿童心理活动中的作用,掌握学前儿童注意发展的一般趋势,以及学前儿童注意的发生与发展特点。 【重点难点】 重点:3-6岁儿童注意发展的特点。 难点:3岁前儿童注意发展的特点。 第一节 注意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一、注意与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 第一、注意使儿童从环境中接受更多的信息。 第二、注意使儿童能够发觉环境的变化,从而能够及时调整自己的动作,并为应付外来刺激准备新的动作,把精力集中于新的情况。 二、注意与学前儿童知觉的发展 首先,凡是注意所指向和集中的对象,人们对该对象的知觉就最完全、最清晰、最突出。 其次,注意是研究幼小婴儿感知发展的指标。 三、注意与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 注意使感知的信息进入长时记忆系统。 注意发展水平低的儿童,其记忆发展水平也低。 四、注意与学前儿童坚持性的发展 注意能加强行动的力量,行动的坚持性和注意是不可分的。 五、注意与学前儿童的学习 儿童集中注意时,学习效果好,能力提高也快。 第二节 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 一、注意的发生 (一)原始的注意行为 新生儿有一种无条件反射:大的声音会使他暂停吸吮及手脚的动作;明亮的物体会引起视线的片刻停留。这种无条件定向反射可以说是最原始的初级的注意,即定向性注意。 (二)选择性注意的发生、发展 1、新生儿的选择性注意 研究表明,新生儿对外界事物已有选择性注意。且其选择性带有规律性倾向,这些倾向主要表现在视觉方面,也称为视觉偏好。 2、婴儿的选择性注意 (1)婴儿注意选择性的特点 (2)婴儿注意选择性的变化 3、影响婴儿注意选择性的因素 (1)生物因素 (2)经验 (三)有意注意的萌芽 儿童有意注意的形成大致经过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儿童的注意由成人的言语指令引起和调节。 第二阶段,儿童通过自言自语控制和调节自己的行为。 第三阶段,运用内部言语指令控制、调节行为。 可见,有意注意是在无意注意的基础上产生的,是人类社会交往的产物,是和儿童言语的发展分不开的。 二、注意的发展 (一)无意注意 1、定义 无意注意也叫做不随意注意。它既无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 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有两类: (1)刺激物的物理特性。 (2)人本身的状态。 2、无意注意的发展 (二)有意注意 1、定义 有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是注意的一种积极、主动的形式。 有意注意依赖于很多因素,最主要的有: (1)活动的目的和任务的明确性。 (2)对活动结果的兴趣。 (3)活动组织的合理性。 (4)与已有知识经验的关系。 (5)良好的意志品质。 2、有意注意的发展 幼儿有意注意的特点: ①幼儿的有意注意受大脑发育水平的局限。 ②幼儿的有意注意是在外界环境,特别是成人的要求下发展的。 ③幼儿逐渐学习一些注意的方法。 ④幼儿的有意注意是在一定的活动中实现的。 第三节 学前儿童注意分散的原因和防止 一、引起幼儿分心的主要原因 (一)无关刺激的干扰 (二)疲劳 (三)缺乏兴趣和必要的情感支持 二、防止幼儿注意分散 (一)排除无关刺激的干扰 (二)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要组织教育活动 (三)灵活地交互运用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 对于家长来说,则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制定并严格遵守合理的作息制度 (二)适当控制幼儿的玩具和图书的数量 (三)不要反复地向儿童提要求 (四)要求、鼓励孩子做事到底,有始有终 思 考 题 1、如何理解注意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意义? 2、学前儿童注意发展的一般趋势是什么? 3、测量新生儿及幼小婴儿注意的指标有哪些? 4、婴儿注意选择性的特点是什么? 5、幼儿无意注意有哪些特点? 6、幼儿有意注意有哪些特点? * *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