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食品原料 螺旋藻 编制说明.pdf
《保健食品原料螺旋藻》
(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一)制定背景
2015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提出注册与备案“双轨制”管
理。2016年,保健食品注册备案“双轨制”正式实施,新政策的发布顺应了保健
食品行业快速发展的趋势,为行业提供了新生活力,同时纳入原料目录的原料功
效和质量要求更加规范严谨。2020年12月1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
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同发布,辅酶Q10、破壁灵芝孢子粉、鱼
油、褪黑素、螺旋藻5种原料正式纳入保健食品原料目录,并于2021年3月1
日起执行;2021年2月1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辅酶Q10等五种保
健食品原料备案产品剂型及技术要求》,自此,以螺旋藻等5种原料生产的单方
产品纳入了备案管理。
螺旋藻(Spirulina)是一种规则螺旋状卷曲的丝状体蓝藻,属蓝藻门
(Cyanophyta)、颤藻科(Oscillatoriaceae)、螺旋藻属(Spirulina)又称为节旋
藻属(Arthrospira)。上世纪60年代法国科学家发现,天然螺旋藻富含亚油酸、
VE等物质以及γ-亚麻酸等活性成分。其中,螺旋藻中γ-亚麻酸含量是人乳的500
倍,具有调节人体血脂、调节血压、缓解动脉硬化、预防冠心病、净化血液、抑
制胆固醇合成、促进细胞增生等保健作用。与此同时,螺旋藻中的丝氨酸、甲硫
氨酸、叶绿素等也有相应功效。
20世纪80年代初螺旋藻引入我国,被列入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为螺旋藻养
殖业的建立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世纪90年代,以螺旋藻为代表的微藻
工业化养殖业的建立与发展,标志着我国微藻产业的诞生。到目前为止,螺旋藻
养殖业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微藻产业。多个地区建立发展了螺旋藻养殖业及加工产
业,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我国螺旋藻主要有野生和人工养殖之分,市场总体
产量较大,且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2010年,我国螺旋藻的产量为5123.74吨,
到2014年其产量增加到6913.67吨,年均复合增速为7.78%。国内保健食品市场
目前处于增长趋势,加之未来老龄化影响、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保健食品市场
会更加趋于繁荣,作为保健食品的一种原料,螺旋藻行业将会迎来有利的发展机
遇。
螺旋藻国家标准的建立,有利于丰富和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更好地
服务于我国保健食品的监管,为保健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对扩
大螺旋藻影响力、保证产品质量、促进保健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
(二)任务来源
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下达2023年第四批推荐性国家标准计划
及相关标准外文版计划的通知》(国标委发〔2023〕63号),《保健食品原料螺
旋藻》列入制定计划,计划T-424,由全国特殊食品标准化技术委员
会归口。
(三)主要起草单位、起草人及分工
本文件起草单位有:略。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有:略。
(四)主要工作过程
略。
二、国家标准编制原则、主要修订内容及其确定依据
(一)标准编制原则
本标准根据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
构和起草规则》和GB/T20001.10—2014《标准编写规则第10部分:产品标准》
的要求编写,其编制说明根据国家技术监督局《国家标准管理办法》第二章第二
十七条的基本要求编写。
本标准理化指标、感官要求、微生物指标、鉴别方法等的部分的内容直接引
用《保健食品原料目录螺旋藻》中的相关技术要求。
(二)标准主要修订内容及其确定依据
1.原料技术要求
(1)感官指标
GB/T16919-2022
与《食用螺旋藻粉质量通则》()和《绿色食品藻类及其
NY/T1709-2021
制品》()描述基本一致。
(2)鉴别
GB/T1691931
以《食用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