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THBCIA 028-2023 麦茬红薯栽培技术规程.docx

发布:2025-03-18约2.61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T/TSCY

河 北 省 特 色 产 业 协 会 标 准

T/HBCIA 028-2023

麦茬红薯栽培技术规程

2024-10-16发布 2024-10-16实施

河北省特色产业协会 发布

T/HBCIA028—2024

T/HBCIA028—2024

PAGE\*ROMAN

PAGE\*ROMANII

目??次

前??言 II

范围 1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术语和定义 1

播前准备 1

地块选择 1

选种育苗 1

麦茬处理 1

整地施肥 2

起垄造墒 2

施肥 2

移栽定植 2

时间 2

方法 2

田间管理 2

查苗补苗 2

中耕除草 2

控旺 2

水分管理 2

追肥 2

病虫害防治 3

病害 3

虫害 3

收获 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石家庄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提出。本文件由河北特色产业协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石家庄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石家庄勇利农业服务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靳建红、贾剑麟、任素梅、孙桂敏、王艳霞、左秀丽、许永红、张辉、杨志兵、李永丽。

T/HBCIA028—2024

T/HBCIA028—2024

PAGE

PAGE1

麦茬红薯栽培技术规程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麦茬红薯栽培的选种与育苗、麦茬处理、整地施肥、移栽、田间管理、控旺、水分管理、追肥、病虫害防治、收获的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麦茬红薯栽培。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NY/T500秸秆粉碎还田机作业质量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播前准备

地块选择

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土壤肥沃的沙壤土麦茬地。避免低洼、重茬地块。地块的环境条件应符合NY/T5010的要求。

选种育苗

选种

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抗病、高产、品质好的红薯品种,如西瓜红、哈密、烟薯系列品种

等。

育苗

采用温床育苗或塑料大棚育苗。3月中下旬,种薯消毒处理后,排种在苗床上,保持苗床温度在25℃~30℃,湿度适中。

麦茬处理

小麦收获后尽快进行灭茬作业,可用旋耕机等农具将麦茬粉碎还田,使土壤细腻无大块坷垃,旋耕深度在30cm。灭茬应符合NY/T500的要求。

整地施肥

起垄造墒

起垄前若土壤干旱及时浇水造墒。起垄高度30cm,垄距70cm,垄向以南北走向为宜,有利于红薯接受光照和通风。

施肥

结合旋耕每亩施腐熟有机肥2500kg、硫酸钾型复合肥40kg。

生长中后期根据苗情长势,每亩可追施15kg硫酸钾。施肥应符合NY/T496的要求。

移栽定植

时间

小麦收获后5d~10d内进行红薯苗移栽定植,尽量早栽。

方法

采用斜插法或水平栽插法,栽植株距20cm~25cm,每亩4000株~5000株。

田间管理

查苗补苗

栽植后4d~5d,及时检查苗情,对缺苗断垄的地方进行补栽。

中耕除草

在红薯生长期间根据草情进行2次至3次中耕除草,保持土壤疏松无杂草。中耕深度先浅后深,避免损伤根系。

控旺

当红薯苗长到35cm左右时,要进行控旺处理,以防止植株徒长,每亩用100g15%多效唑兑水15kg进行叶面喷施,7天1次,连续喷施3次即可。

水分管理

红薯生长前期保持土壤适度干旱,促进根系生长;生长中后期,如遇干旱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但避免田间积水。

追肥

移栽定植30d~40d后,每亩追施硫酸钾型复合肥15kg;在薯块膨大期,可叶面喷施0.3%磷酸二氢钾溶液2次,肥料使用应符合NY/T496的要求。

病虫害防治

病害

主要防治黑斑病、根腐病等。可在移栽前用50%多菌灵500倍~1000倍液进行浸苗10min;发病初期,及时喷洒相应的杀菌剂进行防治。

虫害

防治地下害虫(如蛴螬、蝼蛄等)和地上害虫(如斜纹夜蛾、甘薯天蛾等)。地下害虫可在施肥时加入辛硫磷颗粒剂进行防治。

地上害虫可采用生物防治或化学防治,如使用苏云金杆菌或高效氯氟氰菊酯等药剂。病虫害防治农药使用应符合GB/T8321(所有部分)的要求。

收获

10月中下旬,薯叶变黄、薯块停止膨大时即可收获,可采用机械或人工收获,尽量避免损伤薯块。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