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浅谈6年级语文阅读复习的几点尝试.doc

发布:2017-04-17约3.15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 MERGEFORMAT 6 浅谈六年级语文阅读复习的几点尝试 象河关回族小学 王明月 俗话说平时教学像“栽活一棵树”,总复习好似“育好一片林”栽活一棵树容易,育好一片林要花功夫。小学语文毕业复习的根本目的是帮助学生系统的整理小学阶段语文知识和技能,促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合理的认知结构,从而形成语文综合能力。这是一个很难的过程而阅读的复习更是难中之难。 首先我觉得应明确《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要求 新《课程标准》对小学高年级阶段共提出的几点要求,我概括一下主要有这样几点:1、能借助词典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2、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有词句的意思。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4、阅读说明文能抓住要点,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 针对以上几点,我想阅读复习的重点不是放在怎么读上而是放在从文中领悟到的主要读写方法和重点训练项目的迁移运用上。下面是我的一点浮浅的看法: 1、课内阅读的复习 分为精读课文;略读课文复习及学习园地的复习。下面我主要谈谈精读课文的复习,精读课文的复习主要以生字词;背诵精彩段落;本课知识点为主。 生字词背诵一定要落实到笔头,对于以往学生答题的情况 来看很多学生出现眼高手低的现象,为此对于每部分的复习时我充分发挥各小级长的作用,让他们利用课下默写,把易错的字、句展示在黑板上,集体认证并记录下来,以便最后一遍的巩固。 2、对重点课文的重点段落进行预设阅读习题,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课前认真备课,结合本单元的重点课文及训练重点进行分析,预设一些题型,让学生用学过的方法进行训练,从而达到复习巩固的目的。例如在复习《凡卡》一课第八自然段时,我预设了下面这些题: 1、选择题 (1)、凡卡称老板的孩子为“小崽子”带有( )的感情。 A、亲热 B、蔑视 C、仇视 D、喜爱 (2)、“捞”字的意思是( ) A、水里取出的东西 B、用不正当手段取 C、顺手拿或捡 D、得到机会 (3)、这段话的主要意思是什么? (4)、这段话从哪几个方面反映了他痛苦的学徒生活? (5)、划出凡卡受虐待的动词,从这些动词中可以看出什么? (6)亲爱的爷爷发发慈悲吧!……要不我就要死了!从文中这些句子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这些题涉及到了对字词的理解,对句子的理解还有概括段意方面的题,借此机会向同学们介绍 1、理解字词的方法有结合上下和辨别感情色彩等方法,比如上面设计的“捞”字的意思就可以联系上下文理解。对于要辨别感情色彩来理解词语曾遇到过,如在辛弃疾《村居》这首词里有这样一句“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这里的相媚好若指相互献媚,好像有点不妥,因为辛弃疾在这首词里描绘的是,恬美,静谧的田园风光图,表达的是对这种生活的赞赏,如果不辨别感情色彩理解,肯定偏颇,究其情感,其意义应是想到慰藉之意。 2、对语句的理解可以让学生了解理解句子。有如下方法: (1)、联系上下文理解。 (2)、抓住重点词句。例如《詹天佑》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有家外国报纸轻蔑地说:‘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轻蔑”一词把帝国主义国家瞧不起中国工程人员,对中国人的蔑视和嘲笑的嘴脸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3)、注意结合句子的修辞方法理解 (4)、联系时代背景及相关资料。例如,刚才预设的第六题结合上下文以及联系时代背景,体会到凡卡已是痛苦绝望到极点。 3、概括段意,采用如下方法:(1)找中心句,有的中心句在段首,既总起句;有的在段尾,即总结句;也有的在中间议论部分或人物语言中。(2)抓住主要意思用自己的话概括。(3)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另外还要提示学生注意a、要从内容角度概括,不能写成这段说明了什么或表达了什么?b、 不能写成提纲式,如:原因经过结果式的方式。 总之通过对重点课文的重点段落预设阅读题练习,加强了学生对字词的理解技能训练和对段落的概括训练。这样能将学生课内习得的方法和经验运用于其它阅读训练中去。使方法经学生的熟练操作跃升为阅读技能。 4、另外可以或根据题材对课文进行分类复习。将课文分写人物类的文章;写事类的文章;说明性的文章;寓言童话;诗歌等对于每一种体裁注意复习要领,这样可以提高复习效率。 对于写人的文章:要引导学生完成。(1)本书中写人的文章有哪些,学生弄清写的人物是谁。(2)弄懂活动等方面的描写,人物的精神品质,体会作者这样写的意图,(4)分析作者选择了哪些材料来表现人物。 对于记叙文的复习,要引导学生完成:(1)弄清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和结果。(2)善于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要抒发的感情。(3)把握作者表达的方法。(4)理清事件所隐含的道理。 对于说明性质的文章,引导学生完成:(1)注意其用的说明方法。 (2)分析作者抓住物的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