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内部控制审计要点[权威资料].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浅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内部控制审计要点
摘要:“双百院长”事件暴露出了内部控制制度的缺失,也充分说明了加强内部控制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本文将围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内部控制审计的要点进行探讨。
关键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内部控制审计
2015年4月27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在通报2015年第一季度查办职务犯罪工作的有关情况中披露,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原院长王天朝受贿案,其利用职务之便,受贿共计现金人民币3500余万元以及价值人民币8000余万元的房产100套、停车位100个。网上将其戏称为“双百院长”。其主要的敛财手段包括:基础工程建设、医疗设备采购、医生岗位调整等方面,甚至将医院总会计师“冻结”起来,直接插手管理财务。
通过“双百院长”的案例,充分暴露出了内部控制制度的缺失,也充分说明了加强内部控制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而内部控制审计则是评价内部控制制度是否有效、是否完善的重要手段之一。
针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而言,内部控制是通过制定制度、实施措施和执行程序,对经济活动的风险进行防范和管控。建立内部控制是为了合理保证单位经济活动合法合规、资产安全和使用有效、财务信息真实完整、有效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效果。
其内部控制要点主要包括:单位层面的内部控制和经济活动业务层面的内部控制。
一、单位层面的内部控制
重点关注:内部控制工作的组织情况;内部控制机制的建设情况;内部管理制度的完善情况;内部控制关键岗位工作人员的管理情况;财务信息编报情况等。
审计人员要查阅被审计单位的各种管理制度,包括是否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是否执行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原则、是否建立关键岗位轮岗制度以及各项制度是否能够实现相互制约和相互监督。
药品管理方面,进药品种的审批与药品日常采购属于不相容岗位是否相互分离;实物管理与账务管理是否分开;药库进货属于关键岗位是否执行轮岗制度(不具备轮岗条件的应当定期进行专项审计)。
医用耗材管理方面,进货品种的审批与日常耗材采购属于不相容岗位是否相互分离;实物管理与账务管理是否分开;日常耗材采购属于关键岗位是否执行轮岗制度(不具备轮岗条件的应当定期进行专项审计)。
会计核算管理方面,现金管理与账务管理属于不相容岗位是否相互分离;现金管理岗位是否执行轮岗制度。
二、经济活动业务层面
重点关注:收支管理;政府采购管理;资产管理;建设项目管理;合同管理;防范信息系统道德风险等。
审计人员在审计中,要将单位层面的内控制度与经济活动业务层面的内控制度相结合进行审计。
(一)收支管理
收支管理主要是对资金的收付过程进行管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会工作一般的岗位设置应当包括:
“业务出纳岗”主要职责是门诊及住院患者所缴现金的收、退费工作。
“行政出纳岗”主要职责是汇总“业务出纳岗”收取的现金并及时送存银行、医院层面的现金及支票报销(须审核付款凭证审批签字是否齐全、所附明细是否完整、提供的票据是否真实)等工作。
“成本核算岗”主要职责是药品核算和物资核算,具体包括药品及物资的进货入库、转库、领用、月末核算成本。
“会计核算岗”主要职责是编制会计凭证,具体包括:审核“行政出纳岗”提供的收款凭证与银行缴款单是否相符;复审付款凭证审批签字是否齐全、所附明细是否完整、提供的票据是否真实等等。并据此进行相关账务处理;根据“成本核算岗”提供的药品及物资进销存情况,编制相关会计凭证。
“主管会计岗”主要职责是全面审核“会计核算岗”编制的会计凭证、月末报表编制、运营情况分析等。
在审计中,要考察现金管理岗位和会计核算等不相容岗位是否相互分离。
在实践中有的单位出纳人员同时负责会计凭证的编制工作,这样做其实是存在一定风险的,同时也不符合“不相容岗位相分离”原则。因为出纳人员负责收付现金和开具支票,就必须有其他人员监督其行为。如果出纳人员既负责资金收付又负责编制会计凭证的话,其完全有条件做到收入不入账等情况。
这种模式的存在是有其时代背景的,早期的财务工作全部是手工操作,包括手工编制会计凭证、手工登账、手工计算财务报表等等。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会计人员主要负责登记明细账和总账,工作压力比较大,相对而言出纳的工作比较简单,因此普遍的做法是将会计凭证编制工作交由出纳兼任,一直延续至今。
随着会计电算化的推广和普及,会计人员繁重的登账工作和财务报表计算工作被计算机所替代,解放了生产力,大大缓解了会计人员的工作强度。正因如此,才应当与时俱进,顺应时代发展,适时调整会计人员的工作职责。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