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5春湘美版(2024)美术初中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汉字书法之美《第2课 结构之美》教学设计 .pdf

发布:2025-03-05约5.82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25春湘美版(2024)美术初中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汉

字书法之美《第2课结构之美》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单元围绕“汉字书法之美”展开,旨在引导学生领略汉字书法独特的艺术魅,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构之美》作为本单元的第2课,在学生初步了解汉字书法

的基本概念和笔画特点的基础上,深入探究汉字书法的结构规律,是书法学习中极为

关键的环节。汉字书法的结构,犹如建筑的框架,决定着整个字的形态和美感。通过

对不同字体、风格书法作品结构的分析,学生能够理解书法结构的多样性和变化性,

体会书法家如何运用结构法则来表达情感和意境。教材中选取了丰富多样的书法作品,

包括篆书、隶书、楷书、行书等不同字体,从经典的古代书法作品到现代书法家的佳

作,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欣赏视野。同时,教材还设置了一些思考与实践活动,引导

学生通过观察、分析、临写等方式,亲身体验书法结构之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和

书法实践能。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阶段,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和探索欲望。在小

学阶段,学生已经学习了汉字的基本书写规范,具备了一定的汉字书写基础,但对于

书法艺术的深入理解和欣赏还较为欠缺。他们对书法的认知可能仅停留在表面,认为

书法就是把字写好,而对于书法所蕴含的文化内涵、艺术价值以及结构之美等方面的

理解还不够深入。在这个阶段,学生的形象思维较为活跃,对直观、生动的图像和实

例更容易产生兴趣和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采用

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多媒体展示、实例分析、小组讨论、实践操作等,引导学生积

极参与课堂教学,激发他们对书法结构之美的探究热情。同时,由于学生个体之间在

书法基础、审美能和学习兴趣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因材施教,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指导和发展空间。

三、课标目标

1.审美感知:学生能够通过欣赏不同字体、风格的书法作品,敏锐感知汉字书法

结构的多样性和独特魅,提升对书法艺术的审美敏感度。

2.艺术表现:学会运用所学的书法结构知识,分析字形结构,准确把握字的重心、

比例、对称等关系,并能够按照要求临写篆、楷等不同字体,在临写过程中体现出书

法结构之美,提高书法实践能。

3.创意实践:鼓励学生在临写的基础上,尝试对书法结构进行创意性表达,如改

变字的局部结构、组合不同字体的结构元素等,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

4.文化理解:深入了解汉字书法结构所承载的中华传统文化内涵,体会书法艺术

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紧密联系,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激发学生传承和弘扬中华

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全面认知书法“端正平稳”“均衡对称”“疏密匀称”等结构之美,通过大量

实例分析,让学生清晰理解这些结构原则的具体表现和作用。

让学生熟练掌握不同字体结构的特点,如篆书的线条圆润、结构对称;楷书的规

整严谨、重心平稳;隶书的扁平方正、左右舒展等,并能够准确运用这些特点进行书

法临写。

2.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在临写过程中精准把握字形结构,克服笔画位置、比例把握不准确等问

题,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和对字形结构的敏锐观察。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书法结构与情感表达的关系,使学生能够从书法作品的结构中

感受到书法家的情感和个性,提高学生对书法艺术内涵的领悟能。

五、教学法

1.讲授法:系统讲解书法结构的相关知识,包括结构原则、不同字体结构特点等,

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有清晰的理论认知。

2.欣赏法:通过展示丰富多样的书法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分析作品的结构之美,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和艺术鉴赏。

3.实践法:安排学生进行书法临写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亲身体验书法结构的运

用,提高学生的书法实践能。

4.讨论法: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就书法作品的结构特点、个人临写体会等问

题进行交流,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碰撞和经验分享。

六、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包含大量不同字体、风格的书法作品图片、书法结构分析视频、

书法家创作故事等资料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