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第3课 章法之美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湘美版(2024)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docx
第五单元第3课章法之美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湘美版(2024)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设计思路
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一起走进“第五单元第3课章法之美”,探索湘美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的精彩世界。这节课,我们将从课本出发,结合实际,用丰富的教学活动,让你们领略到美术的章法之美。准备好了吗?让我们一起走进艺术的殿堂,感受创作的乐趣吧!??????
二、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通过观察和分析美术作品,提升对形式美、色彩美、构图美的敏感度。
2.增强学生的艺术表现力,通过实践操作,学习运用不同的章法技巧,表达个人情感和创意。
3.培养学生的文化理解能力,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章法特色,增强对中华美术文化的认同感。
4.提升学生的创造力,鼓励学生在学习章法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尝试,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三、学情分析
在七年级下册的美术课程中,学生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美术基础,对线条、色彩、形状等基本元素有了初步的认识。然而,由于个体差异,学生的美术素养和技能水平参差不齐。以下是对本节课学情的具体分析:
首先,学生层次方面,部分学生可能对美术有浓厚的兴趣,具备一定的绘画技巧;而另一部分学生可能对美术较为陌生,绘画技能有待提高。这种层次差异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全体学生,既要满足基础较好的学生的需求,也要给予基础薄弱的学生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其次,在知识方面,学生们对美术史和基本理论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章法这一概念可能较为陌生。因此,本节课需要通过实例和实践活动,让学生逐步理解章法的内涵和重要性。
在能力方面,学生们在观察、分析、表现等方面能力有所提高,但实际操作能力仍有待加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在素质方面,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有待提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期望学生能够更加关注生活中的美,提高审美水平。
最后,在行为习惯方面,部分学生可能存在课堂纪律较差、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这可能会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纪律意识和专注力。
四、教学资源
1.硬件资源:美术教室、投影仪、白板、画纸、画笔、调色板、剪刀、胶水等。
2.软件资源:湘美版初中美术教材七年级下册、多媒体课件、美术史图片库。
3.课程平台:学校美术教学平台,用于发布教学资源和学习任务。
4.信息化资源:网络美术教育平台,提供在线学习资源和互动交流空间。
5.教学手段:实物展示、多媒体演示、小组讨论、实践活动、课堂游戏等。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线条和色彩的基本知识,今天我们将一起探索美术中的章法之美。你们知道什么是章法吗?它在美术创作中有什么作用呢?
(2)学生:略
(3)教师:很好,今天我们就来揭开章法的神秘面纱,一起探索它的魅力。
二、新课导入
1.教师展示几幅不同风格、不同章法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
(1)教师:同学们,请仔细观察这些作品,你们觉得它们在章法上有什么特点?
(2)学生:略
(3)教师:很好,这些作品在章法上各有特色,如对称、均衡、对比等。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这些章法技巧。
2.教师简要介绍章法的概念和作用:
(1)教师:章法是美术创作中的一种构图技巧,它通过对画面元素的组织和布局,使作品更具艺术感染力。
(2)学生:略
三、探究新课
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本中的美术作品,探讨章法技巧:
(1)教师:同学们,现在请打开课本,我们一起分析其中一幅作品。请找出作品中的主要元素,并思考它们是如何布局的?
(2)学生:略
(3)教师:很好,这幅作品采用了对称的章法,使得画面具有稳定感和平衡感。接下来,我们再分析另一幅作品。
2.教师讲解对称、均衡、对比等章法技巧:
(1)教师:对称是一种常见的章法,它可以使画面具有稳定感和秩序感。均衡则是指画面元素在视觉上达到平衡,给人以舒适感。对比则是通过对比手法,突出画面的主题和情感。
(2)学生:略
四、实践操作
1.教师布置实践任务,让学生运用所学章法技巧进行创作:
(1)教师:同学们,现在请拿出画纸和画笔,尝试运用我们刚才学习的章法技巧,创作一幅作品。
(2)学生:略
2.教师巡视指导,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和指导:
(1)教师:同学们,请展示你们的作品。大家注意观察,这些作品在章法上有哪些优点和不足?
(2)学生:略
(3)教师:针对同学们的作品,我要提出以下几点建议:首先,注意画面元素的布局,力求达到均衡;其次,运用对比手法,突出主题;最后,注意色彩的搭配,使画面更具美感。
五、总结与反思
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1)教师:同学们,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