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第五章-新.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吉林大学 物理教学中心 第五章 气体动理论 热 学 概 述 5.1 热运动的基本概念 理想气体 气体的状态参量: ? 热力学第零定律 ? 热力学第三定律 5.1.3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equation of state of ideal gas) ?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5.2 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分布规律 5.2.2 麦克斯韦气体分子的速率分布律 ? f (u)的物理意义: 二、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函数 三、三种特征速率 (2)平均速率 注 意: 5.2.3 玻尔兹曼能量分布 设温度保持不变,积分后得出 二、玻耳兹曼能量分布律 在热平衡状态下,在 5.3 压强公式 压强的统计意义 5.3.3 温度的微观实质 5.4 自由度 能量均分定理 二、分子的自由度 5.4.2 能量按自由度均分定理 例5.2 5.5 分子碰撞 平均自由程 6 压强P为 说 明: 1、适用于理想气体、平衡态。 n大,说明大量气体分子每秒与器壁碰撞频繁, 大,说明每次碰撞对器壁的冲击力大 2、建立了宏观量P与微观量的联系,揭示 了宏观量的微观实质. 3、压强只具有统计意义,与容器的大小及形状无关,离开了“大量分子”和“统计平均”, 压强便失去意义。 由理想气体的压强公式,与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比较,可以得到如下公式 即平衡态下理想气体的平动动能与温度的关系式。 ? 上式说明气体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惟一由温度决定,并与热力学温度成正比。 ? 揭示了温度的微观实质是:气体内部大量分子无规则热运动剧烈程度的度量。 ① 温度是描述热力学系统平衡态的一个物理量。 ② 温度是一个统计概念。对于单个分子没有意义。 应当明确: 5.4.1 自由度 (Degree of Freeddom) 决定物体空间位置需要的独立坐标数目。 一、刚体的自由度 一般运动刚体自由度是6个: (1)质心平动自由度3个; (2)绕质心轴转动自由度3个; 转轴空间方位2个(a、b )+ 绕轴转动1个(q) x z y o c ? y z ? ? ? x (x、y、z) 由约束关系 a、b、g 只有两个独立。 (1)单原子分子=自由质点 (2)双原子分子=自由细杆 —— 3个平动自由度 单原子分子 双原子分子 —— 3个平动自由度+2个转动自由度 (3)多原子分子=自由刚体 多原子分子 —— 3个平动自由度+3个转动自由度 ? 对非刚性分子,还有振动自由度。 对刚性分子,与组成原子数目有关。 气体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表示为 由 得出每个自由度分得的平均平动动能为 在平衡态下,每个平动自由度都均分到 的平均动能。 在温度为T的平衡态下,分子任一种运动形式的每一个自由度都具有kT/2的能量。 ——能量按自由度均分定理 * 热学(heat):研究物质热现象及热运动规律的学科。 研究对象:由大量分子、原子组成的物体或物体系的热运动形态,以及热运动和其它运动形态之间的转化规律。 研究方法: 热力学 (thermodynamics):根据对宏观热现象的直接观察和试验,总结得出所遵从的规律; 气体动理论(kinetic theory of gasas):通过微观粒子运动与宏观热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宏观物体的热性质,揭示热现象的微观本质。 5.1.1 气体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1)宏观物体是由大量微粒子(分子或原子)组成。 (2)物体内的分子处在无规则的热运动中,其激烈程度与物体的温度有关。 (3)分子间存在一定的作用力。 二、统计平均值和平衡态 1、算术平均值 2、统计平均值 系统宏观量是相应微观量统计平均值。 3、平衡态 一个系统在不受外界影响的条件下,如果它的宏观性质不再随时间变化,我们就说这个系统处于热力学平衡态。平衡态是系统宏观状态的一种特殊情况。 非平衡态 平衡态 说明:1)理想状态。2)动态平衡。 (1)体积V(volume):通常是指组成系统的分子活动的范围。也就是盛气体容器的容积。与气体本身体积总和是完全不同的。 单位:米3(m3) (2)压强P(pressure):是指气体对容器壁单位面积上产生的垂直压力,与分子热运动的频繁程度和剧烈程度有关。 单位:帕斯卡(Pa) (3)温度T(temperature):宏观上表现为冷热程度,而微观上它表示的是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 科学的温度概念是建立在热平衡概念的基础上的。 单位:热力学温标——开尔文(K) 系统从一个热力学状态变化到另一个状态 ,称为热力学过程。 热力学过程 准静态过程 系统的每一状态都无限接近于平衡态的过程。或者说是由一系列平衡态组成的过程. 准静态过程是无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