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 玩中有发现说课稿2 首师大版.docx
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玩中有发现说课稿2首师大版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玩中有发现说课稿2首师大版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玩中有发现》
2.教学年级和班级:二年级(1)班
3.授课时间:2022年10月15日星期五上午第二节课
4.教学时数:1课时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认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提升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通过《玩中有发现》的学习,学生能够认识到游戏中的规则和合作的重要性,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增强对生活的观察力和创造力,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同时,通过实践活动,学生能够学会在游戏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的相关知识:二年级的学生在品德与生活方面已有一定的认知基础,他们能够理解简单的道德规范和生活常识。在游戏方面,他们可能已经接触过一些简单的游戏规则,但对于如何在游戏中发现和解决问题,可能还缺乏系统的认知。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二年级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对游戏活动尤其感兴趣。他们的学习能力强,能够快速接受新知识,但在专注力和持久力上可能有所不足。学习风格上,部分学生可能更倾向于动手操作和合作学习,而另一部分学生可能更习惯于独立思考和观察学习。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学生在游戏中发现和解决问题时,可能会遇到理解游戏规则困难、缺乏合作意识、难以保持耐心等问题。此外,对于一些逻辑思维要求较高的游戏,学生可能会感到困惑,需要教师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帮助。
教学资源
-硬件资源:多媒体教学设备(电脑、投影仪)、音响设备、互动白板。
-课程平台:班级微信群、学校在线教学平台。
-信息化资源:游戏教学软件、教育类APP、相关视频资料。
-教学手段:实物教具(如棋盘、拼图)、卡片、图片、绘本故事。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1)教师以“猜谜语”的形式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谜语:小小圆球滚不停,黑白格上画不停,不是笔来不是墨,却能画成各种形。(答案:棋子)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棋子有什么特点?在游戏中有什么作用?
(3)教师揭示课题:《玩中有发现》。
2.讲授新知(20分钟)
(1)教师讲解游戏规则,如棋子的走法、游戏目标等。
(2)教师通过实物教具展示棋子的摆放和移动方法,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游戏过程。
(3)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进行游戏,观察学生在游戏中的表现,适时给予指导。
(4)教师组织学生分享游戏过程中的发现,引导学生总结游戏规则和策略。
3.巩固练习(10分钟)
(1)教师出示不同难度的棋盘,让学生独立完成游戏,巩固所学知识。
(2)教师巡视课堂,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3)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竞赛,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4.课堂小结(5分钟)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游戏规则和策略的重要性。
(2)教师总结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发现、多思考。
5.作业布置(5分钟)
(1)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与家长共同完成一个家庭游戏,增进亲子关系。
(2)教师提醒学生注意游戏过程中的合作与沟通,培养团队精神。
(3)教师强调作业完成后的分享与交流,让学生在分享中提高表达能力。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儿童游戏心理学》:介绍游戏对儿童心理发展的积极作用,以及如何在游戏中培养孩子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社交技巧。
-《家庭游戏手册》:提供一系列适合家庭亲子互动的游戏,这些游戏不仅能够增进亲子关系,还能帮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合作、策略和解决问题。
-《儿童创意手工》:介绍一些简单易行的手工制作活动,这些活动可以结合游戏中的元素,如制作棋子、棋盘等,激发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拓展建议:
-组织家庭游戏日:建议家长每周安排一个家庭游戏日,选择适合全家参与的游戏,如棋类游戏、角色扮演游戏等,通过游戏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和沟通。
-创设游戏角:在家庭中设立一个游戏角,放置各种游戏道具和书籍,鼓励孩子们在空闲时间自主选择游戏,培养他们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游戏与生活结合: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寻找游戏的元素,如模仿棋类游戏中的策略解决问题,或者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角色扮演,提高他们的生活适应能力。
-游戏观察日记:建议学生记录自己在游戏中的观察和感受,包括游戏中的乐趣、遇到的困难、解决问题的方法等,通过写作提高他们的反思能力和表达能力。
-社区游戏活动:鼓励学生参与社区组织的游戏活动,如社区亲子运动会、儿童游戏节等,通过与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互动,拓宽他们的视野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