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温和灸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优选 .pdf

发布:2025-03-21约4.58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温和灸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优选--第1页

最新资料推荐

温和灸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doc

温和灸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摘要:

目的观察温和灸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65例入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对照组33例,

治疗组采用温和灸治疗,对照组采用甲钴胺口服。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及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1.9%,对照组48.5%,差异有显著性

(P0.01);治疗组神经传导速度提高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温和灸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改善临床症状、体

征及神经传导速度。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温和灸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es

peripheralneuropathy,DPN)是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DM)

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和主要致残因素之一,据报道DPN发生率为

25%~90%[1],可累及运动神经、感觉神经和自主神经,其中以感觉神

经最为常见。

我院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温和灸治疗DPN患者,取得了

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病例系2019年7

月~2019年12月我院针灸科门诊及内三科住院的2型DM患者,

共65例,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1/5

温和灸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优选--第1页

温和灸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优选--第2页

其中治疗组32例,男16例,女16例,年龄38~72岁,平均

(54.15.7)岁,DM病程(11.44.5)年,DPN病程(8.13.2)年。

对照组33例,男17例,女16例,年龄40~73岁,平均

(53.55.9)岁,DM病程(12.05.1)年,DPN病程(7.93.4)年。

两组间性别、年龄、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中国2型糖尿病病防治指

南》(2007年),明确诊断为2型DM,在诊断DM之时或之后

出现神经病变,临床症状及体征与DPN的表现相符,以下5项检查

中如有2项或2项以上异常则诊断为DPN:

温度觉异常;尼龙丝检查,足部感觉减退或消失;振动觉异常;

踝反射消失;神经传导速度有2项或2项以上减慢。

并排除其他原因如感染、中毒、营养障碍、尿毒症、甲状腺功能

减低等所致周围神经病变,合并有心、脑、肝、肾等脏器严重病变者,

合并DM急性并发症者,妊娠及哺乳期妇女。

1.3中医诊断依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

断疗效标准》诊断为痹证、痿证。

1.4方法1.4.1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先进行规范的西

医基础治疗,包括糖尿病教育、饮食治疗、血糖监测、口服降糖药

物或/和胰岛素控制血糖、控制血压、调脂等。

维持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血糖<10.0mmol/L,血压140/90

mmHg,然后继续基础治疗。

对照组口服甲钴胺片,500g/次,3次/d,治疗21d。

温和灸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优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