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5年针灸温阳疗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性病变70例临床观察 .pdf

发布:2025-03-11约2.98千字共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唐·王勃

针灸温阳疗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性病变70例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对针灸温阳疗法在糖尿病周围神经性病变方面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

法:将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性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接受常规治疗,一组在常

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针灸温阳治疗,比较两个患者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SNCV

和MNCV明显提高,对照组没有明显变化,p0.05。结论:针灸温阳疗法能够有效改善糖尿

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关键词】针灸温阳;糖尿病;治疗效果

周围神经性病变是糖尿病患者的常见并发症状,简称DPN,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但其

发病率极高,在糖尿病患者群中DPN的发病率可达到60%~90%左右,因此对其并发症进行积

极治疗控制对于提高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具有重要价值。本文主要对针灸温阳疗法在DPN患

者中的治疗效果进行了分析探讨,并分组进行了比较分析,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现将结果报

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自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DPN患者共70例作为研究对

象,其中男40例,女30例,年龄为55~71岁,平均为56.3±7.3岁,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经

检查诊断符合DPN诊断标准,病程为31~70个月,平均为53.9±10.1个月,将患者随机分为

两组,每组各有35例患者,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比例以及病程等方面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因而可以进行比较。

1.2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在入院后均接受糖尿病基础治疗,包括给予患者药物方面、饮食方面

等控制,对照组患者在接受糖尿病基础治疗同时给予甲钴胺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接受糖

尿病基础治疗和甲钴胺治疗同时,给予针灸温阳治疗,具体方法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刺治

疗,对患者双侧的合谷穴、足三里、曲池穴、阳陵泉、太冲穴和阴陵泉进行针刺,并采用阳

明经穴治疗原则,每天进行一次针刺治疗,针刺是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准,留针时间每次为

30min,期间每10min进行一次行针,加强患者的针感[1];配合艾炙疗法,对患者的脾俞穴、

肾俞穴、中脘穴、大椎穴、气海、关元穴进行悬炙,每个穴位一次为15min左右,以患者局

部能够感受到耐受的温热感为宜[2]。两组患者均接受8周的治疗,对其治疗后的各项指标进

行测定比较。

1.3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肢体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和运动神经

传导速度进行测定比较,测定工具为丹麦生产的DanteeKey-point肌电图仪进行测定。

1.4统计学方法采用统计学工具SPSS12.0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其中计量

资料采用t检验,结果以均数±标准差来表示,p0.05说明数据间差异具有显著性特点。

2.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变化情况如

表1所示,从表格中可以看出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前后SNCV和MNCV没有明显变化,而治疗

组患者治疗后的SNCV和MNCV明显提高,p0.05。

3.结论

DPN是糖尿病患者临床常见并发症,其发生率非常高,对患者的身体健康损害较大,可导致

失明、微循环障碍以及自身免疫力下降等问题,因而对其进行及时治疗控制,对于提高糖尿

病治疗效果,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价值。现代医学认为DPN的发生与患者

自身糖代谢紊乱有关,导致神经营养障碍且发生变形,导致出现周围神经性病变,在治疗上

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多给予甲钴胺等营养神经药物进行治疗,但效果并不突出,本文主要对针灸温阳疗法在治疗

DPN的临床治疗效果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比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