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朗读评价方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WORD格式可编辑
专业知识分享
新华小学语文朗读评价方案
一、目的意义
语文课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的课,是学生学习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是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实践课,是引导学生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的课。说到底就是学生学习说语文、讲语文、读语文、写语文、用语文的课。为加强我们班学生的读语文能力,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和导向功能,努力形成一套符合学生实际的、操作性强的,科学、合理的小学语文朗读评价体系,全面提升我班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朗读水平。
二、实施原则
1.主体性原则。
朗读评价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要体现出学生朗读的主动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参与广泛,自主朗读,以学生发展为本。?
发展性原则。
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中强调教学评价应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我们也应该用发展的眼光去评价学生,评价学生对文本理解和朗读,形成?独特的个性朗读和理解,发挥教学评价的导向、反馈、激励等有效功能,用客观的、动态发展的眼光去评价学生,把评价的着力点最终放在学生的发展上。
3.过程性原则。
要把学生作为主体,我们不仅要把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落实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还要把学生的朗读指导和评价渗透到平时的教学中,学生的生活中。
4.有效性原则。
新课标中指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应以新课改教育教学理念、现代课堂教学观为依据,运用可操作的较为科学的手段,通过诊断性、定量性评价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使评价更加客观、真实、有效,更具有促进意义。学生朗读评价只有真实开展、落实,才会使得语文教学开展得扎实有效。
三、评价对象
小学1-4年级学生。
四、评价内容与依据
每单元选取本册语文教材课文中各节选100字左右的精彩文段作为朗读材料,学生从中抽取其中一份作为朗读内容。(教师事先将朗读内容打印成1到10个纸条)
五、评价标准
小学语文低年段朗读教学评价标准
评分项目
五星级
四星级
三星级
二星级
一星级
正确程度
普通话标准、发音正确。
普通话比较标准、发音比较正确。错字、添字、漏字在2个以内。
普通话基本标准。发音基本正确,错字、添字、漏字在5个以内。
普通话很不标准。错字、添字、漏字在5个以上,8个以内。
普通话很不标准。错字、添字、漏字超过8个。
流利程度
朗读流利,不回读,停顿恰当。
朗读基本流利,回读和不恰当停顿不超过2处。
朗读基本流利,回读和不恰当停顿在5处以内。
朗读不太流利,回读和不恰当停顿在8处以内。
朗读结巴、不流利,回读和不恰当停顿超8处以上。
仪态举止
自然大方,声音响亮。
比较自然大方,声音比较响亮。
基本自然大方,声音比较小。
不够自然大方,声音非常小。
很不自然大方,声音特别小。
建议:若这三项中有两项能达到较高级别的,则按最高级别纳入成绩。
小学语文中年段朗读教学评价标准
评分项目
五星级
四星级
三星级
二星级
一星级
正确程度
普通话标准,发音正确。
普通话较标准,发音比较正确,错字、添字、漏字在2个以内。
普通话基本标准,发音基本正确,错字、添字、漏字在5个以上6个以内。
普通话很不标准,错字、添字、漏字在7个以上,8个以内。
普通话非常不标准,错字、添字、漏字超过8个。
流利程度
朗读流利,不唱读,不回读,标点停顿和句中停顿恰当。
朗读流利,不唱读,回读和不恰当停顿不超过2处。
朗读基本流利,不唱读,回读和不恰当停顿在5处以内。
朗读不太流利,有唱读现象,回读和不恰当停顿在8处以内。
朗读结巴不流利,唱读,回读和不恰当停顿非常严重,已超过8处。
感情表现
能根据课文内容、情感需要确定朗读的速度和音调。
能做到有感情地朗读,速度适中。
基本能做到有感情地朗读,速度适中。
感情平淡,语音、语调变化不明显。
朗读没有感情,读书只有一个声调,读不出不同的语音、语速、语气的变化
仪态举止
仪态大方、自然,有自信。声音响亮,吐字清晰。
仪态比较大方、自然,有自信。声音响亮,吐字清晰。
仪态比较大方、自然,声音还算响亮。
仪态基本上自然,但不够自信,声音较小。
仪态不自然,不自信,声音非常小,吐字不清晰。
建议:若这五个项目中有三项或以上能达到较高级别的,则按最高级别纳入成绩。
小学语文高年段朗读教学评价标准
评分项目
五星级
四星级
三星级
二星级
一星级
正确程度
普通话标准,发音正确。
普通话比较标准,发音比较正确,错字在1个以内。
普通话基本标准,发音基本正确,错字(包括添字、漏字)在3个以内。
普通话很不标准,错字(包括添字、漏字)在5个以内。
普通话非常不标准,错字(包括添字、漏字)已超过6个。
流利程度
朗读流利,不唱读,不重复回读,标点停顿和句中停顿恰当。
朗读流利,不唱读,回读和不恰当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