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小组活动准则.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一、问题解决型----确定要因 5.确定要因 (1)主要因素从末端因素中选取。 (2)收集所有末端因素逐一确认,识别并排除小组能力范围以外的原因。 逐条1 一、问题解决型—确定要因 5.确定要因 (3)对每个末端因素进行逐条确认,必要时可制定要因确认计划。 (4)应对所有末端因素逐一确认,将末端因素对问题或问题症结的影响程度作为判定主要原因的依据。 (5)确认方法:现场实测实量,检验试验分析要数据说话。 逐条1 一、问题解决型—制定对策 6.制定对策 (1)针对要因逐条制定对策措施。 (2)对策措施需按5W1H原则制定。逐条提出不同对策,必要时进行对策多方案选择。 逐条2 一、问题解决型—制定对策 6.制定对策 (3)对策明确,对策目标量化可测量,措施具体。 逐条2 序号 主要原因 对策 what 目标 why 措施 how 负责人who 地点 where 完成日期 when 1 2 3 注意:对策、措施不要混淆 一、问题解决型—实施 7. 对策实施 (1)按对策表逐条实施。 (2)验证对策目标是否实现。当对策未达到对应是目标时,应修改措施并按新的措施实施。 逐条3 (3)必要时,验证对策实施结果在安全、质量、成本等方面的负面影响。 一、问题解决型—效果检查 8. 效果检查 (1)检查小组设定的课题目标是否完成。 (2)与对策实施前的现状对比,判断改善程度。 (3)必要时,确认小组活动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注:计算经济效益不能类推, 不能夸大。 一、问题解决型—巩固措施和标准化 9. 巩固措施标准化 (1)将对策表中通过实施证明有效的措施经主管部门批准,纳入相关标准,如工艺标准、作业指导书、管理制度等。 (2)必要时,对巩固措施实施后的效果进行跟踪。 一、问题解决型—总结和下步打算 10. 总结和下步打算 一、总结 1.专业技术方面 2.管理技术方面 3.小组成员的综 合素质方面 二、下步打算 本次活动尚未解决 的问题,纳入下次活动。 创新型—活动程序 创新型课题 1.选择课题 2.设定目标及目标可行性分析 3.提出方案并确定最佳方案 4.制定对策 5.对策实施 6.效果检查 7.标准化 8.总结和下一步打算 达到目标 P D C A 是 否 四段八步 二、创新型—选题 1.课题来源 新 产品 技术 工艺 技能 方法 二、创新型—选题 2.选题要求 (1)针对需求,借鉴查新不同行业类似专业中的知识、信息、技术、经验等,研制(发)新的产品、服务、方法、软件、工具及设备等. 新 创 二、创新型—选题 1.课题选择 (2)课题名称应直接描述研制对象。 例:1)手持车用高空检查镜研制 2) (3)必要时,论证课题的可行性。 二、创新型—设定目标 2.设定目标及目标可行性分析 1)与课题所要达到的目的保持一致。 2)将课题目的转化为可测量的课题目标。 3)目标设定不宜过多。 二、创新型—设定目标 2.设定目标及目标可行性分析 1)将借鉴的相关数据与设定的目标值进行对比和分析。 2)分析小组拥有的资源、具备的能力与课题的难易程度。 3)依据事实和数据,进行定量分析与判断。 二、创新型—提出方案 3.提出方案并确定最佳方案 提出可能达到预定目标的各种方案,并对所有方案进行整理。 方案包括总体方案和分级方案, 总体方案应具有创新性和相对独立性;分级方案应具有可比性, 以供比较和选择。 方案分解应逐层展开到可以实施的具体方案。 方案评价应用事实和数据对经过整理的方案进行逐一的分析和论证。 方案确定的方式包括现场测量、试验和调查分析。 最佳方案要分析透彻,事先评价,科学决策,必要时要做模拟试验。 二、创新型—提出方案 3.提出方案并确定最佳方案 二、创新型—制定对策 4.制定对策 针对在最佳方案分解中确定的可实施的具体方案逐项制定对策 按“5W1H”的原则制定对策表 序号 对策中的目标要量化 措施要具体,可实施。 二、创新型—实施 5. 对策实施 (1)按对策表逐条实施。 (2)验证对策目标是否实现。 活动实施 记 录 (3)必要时,验证对策实施结果在安全、质量、管理、成本等方面的负面影响。 二、创新型--效果检查 6.效果检查 (1)检查小组设定的目标,确认课题目标的完成情况。 (2)必要时,确认小组创新成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创新型—标准化 7.标准化 (1)将有推广价值的创新成果进行标准化,形成相应的技术标准、图纸、工艺文件、作业指导书或管理制度等。 (2)对专项或一次性的创新成果,将创新过程相关材料存档备案。 二、创新型成果评审 8.总结和下步打算 一、总结 1.专业技术方面 2.管理技术方面 3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