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写生命的歌.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抒写生命的歌
冯国仁先生是著名的小说家,是我国草原文学派重要成员,又是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民族文学的开拓者。读及这位小说家作品,我们不禁怀有几分崇敬。然而,令人想不到的是,在他退休后六十六岁时,搁置了小说创作,专门研创中国诗词,开拓新边塞诗。二十多年过去了,他在北塞这块诗词荒漠,辛勤耕耘,绽放了多彩多姿的诗花妍词,出版了三部诗集,其中一部已被收入《冯国仁文集》(第六卷),一部《盈雪楼北塞诗选》也已出版发行。对此,有多位评论家评他的诗词创作,给予极高的评价。我国当代著名文学评论家周笃文教授说:冯翁的诗词“带有史诗般的厚重”。(见《盈雪楼北塞诗选》序)
冯老的诗词,我们无需过多的举例说明,只要翻开《盈雪楼北塞诗选》,有几十首诗词刊发在《中华诗词》《中华辞赋》和《诗国》等大型刊物上,就足以说明他诗词的份量。我曾写了几篇评论文章,极力向广大诗词爱好者推荐冯老的诗词。然而,现在看还不够。对于这位成绩卓然的两栖作家来说,应该认真总结他的创作经验,以启示后人,特别是北塞的诗词作家群。
文学(诗词)作品,犹如万象纷呈的世界,作为评论家,应尽力去发现它闪闪发光的亮点。那么,冯老的诗词亮点是什么?或者说用以支撑他诗词全部的精神实质是什么?我认为,那就是他的诗词所彰显的思想性(含批判性)、形象性、民族性、历史性。
一、思想性
冯老的诗词,具有极强的思想性。他所关注的是关乎国家命运的大事件。譬如中国梦、中华魂,神舟飞船飞天、三峡大坝蓄水、青藏铁路通车、歼20试飞成功、开发大西北、改革开放三十年等等。这些诗词从不同层面讴歌了祖国的巨大变化和取得的巨大成就,诗词所释放出来的正能量极为感人。不难看出,在冯老的笔下,时刻都以讴歌主旋律为己任,以弘扬美德和正气为己任,以净化人们的道德情操为己任。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诗词家,他的审美思想应该是正确的,审美价值必须是高尚的。而崇高,就是千百个艺术家所追求的审美价值。冯老的诗词,思想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崇高意识、爱国情怀、哲学思维。
崇高,中国古典美学称之为阳刚之美。初始,崇高不过是对自然界强大力量的顶礼膜拜和尊崇赞美。而后经过盘古开天、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大禹治水等神话传说,才肯定了人类祖先的丰功伟绩,塑造了理想的英雄形象,表达了人们的崇敬心情。正是这一过渡,崇高便从原始崇拜中脱胎为崇高的审美意识,这就可以创作出一种不平常的,甚至是高尚伟岸的意境,展示一种高扬自我,肯定人类超越自然、超越现实的伟大的主体力量。根据这一论述,我们打开冯老的诗词,处处可以看到人类的壮举,无论是神九飞天、三峡大坝蓄水,还是青藏铁路通车等,无不表现出人的力量。这种力量是巨大的,毫不逊色于大禹治水般的伟大,当代中国人在创造着一个个世界奇迹,编织着一个个惊心动魂的神话。诚然,对于这一个个奇迹和英雄壮举,通过完整的构思和诗的语言,把其鲜活地展现在人们面前,则不是一件容易之事。然而,冯老却做到了。
冯老的诗词,蕴含着崇高精神,回荡着巨大的改天换地的力量和中华民族的族魂。“族魂何物?愈压而愈坚固”“投大海,淬浸千年锤炼,砺就不屈数。”(《摸鱼儿?中华族魂》)他在《六州歌头?贺青藏铁路通车》写道:“铁蟒如今动”“破壁凌空,与天通”“千山纵,万川横”“建奇功,世称雄”,中华民族这种崇高的民族精神,就像青藏铁“龙”一样,屹立在世界屋脊。他还写道:“四海奇珍,五洲异贝,作秀争豪气。狂欢不夜,我星高粲云际。”(《念奴娇?上海世博会》)可以感觉到,豪气直冲九霄,摧枯拉朽,势不可挡。此外,他的《开发大西北》《贺天宫与神舟吻接》等,都从不同角度讴歌了崇高精神。可以说,崇高精神是冯老始终不渝的追求。正因如此,他的诗词才那么浩荡、那么深邃、那么感人。
爱国情怀。严格说,爱国情怀是爱国主义的一部分,而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精髓。冯老的诗词,处处闪耀着爱国情怀,不仅体现在大题材上,也体现在一些较小的题材里。甚至一些观景诗,也可以看出冯老的爱国情怀。如《海拉尔街景》(三首)、《额尔古纳右岸》(五首)、《看冰上捕鱼》、《乌兰泡观鸟》、《咏草原白蘑》等,无不表现出热爱祖国边疆的情怀。非常明显,冯老对党、对国家无限忠诚,像爱母亲一样时刻爱着自己的祖国。诚然,爱国情怀多种多样,各国存在较大差异。然而,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血亲意识。中国人的血亲意识非常强,谁都知道,我们是炎黄子孙,龙的传人,作为中国人应感到非常自豪。读冯老的诗词,可以十分明晰地感觉到,这种血脉的跳动。所以,他的诗,才那么让人心旌意夺,久不平静。
冯老的哲学思维是支撑他的诗词最具思想性的主要原因之一。然而,如何把哲学思维间接地通过活灵活现的形象展示出来,是非常难的,弄不好,则使他的诗带一种说教的味道。冯老把二者融合得非常好,我们看到的是浑然一体的诗词形象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