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钢管安装-作业指导书.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1
压力钢管安装作业指导书
施工准备施工技术准备、焊接工艺评定
施工准备
施工技术准备、焊接工艺评定
施工设施准备
设备接货清点、交接验收
明管安装
埋管安装
土建安装部位交接验收
钢管运输
现场卸车、运输
调整、加固
环缝焊接
探伤检查
始装节安装、检查
水压试验
竣工检查、验收
其它管节对装
始装节安装、检查
其它管节运输至
洞口,卸车入洞
始装节安装、检查
坝内埋管
洞内埋管
洞内起重运输及钢管安装
分段中间验收
混凝土浇筑、灌浆
补漆
未完成则重复进行
坝内运输
洞内运输、对装
调整、加固
环缝焊接
探伤检查
分段中间验收
混凝土浇筑、灌浆
补漆
第二首装节安装、检查
未完成则重复进行
其它管节运输至
洞口,卸车入洞
洞内运输、对装
调整、加固
环缝焊接
探伤检查
分段中间验收
混凝土浇筑、灌浆
补漆
未完成则重复进行
2 作业方法及要求
2.1 施工准备
2.1.1 施工技术准备
2.1.1.1资料员收到施工图纸后,对照图纸目录清点份数并整理,然后登记。按照项目总工程师或项目技术负责人批准的范围和份数分发,接受人签字。
2.1.1.2项目总工程师安排有关人员进行图纸审核,各专业技术人员在图纸审核中提出的各类问题,由项目总工程师负责协调解决,内部不能解决的,可以要求监理工程师、业主召开协调会,并形成会议纪要。
2.1.1.3项目总工程师组织专业技术人员编制工艺文件,包括项目质量计划、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措施、安全技术措施等,按程序报送批准。
2.1.1.4项目总工程师或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召集全体作业人员开会进行技术交底,使作业人员熟悉设备安装方法、特点、设计意图、技术要求及施工措施,做到心中有数,科学施工。
2.1.2 施工设施准备
根据施工现场情况,准备和布置压力钢管安装使用的工器具等。
2.2 土建安装部位交接验收
2.2.1 压力钢管安装之前,质检人员会同业主、监理工程师、土建施工单位等对土建工程进行安装前的检查与验收,土建工程应符合国家标准《压力钢管制造安装及验收规范》DL5017-93的规定。
2.2.2 根据施工图纸的要求,用全站仪、水准仪、经纬仪、卷尺等工具,检查压力钢管基础的安装尺寸及高程,其误差应符合安装图纸及规范要求。
2.2.3根据施工图纸检查压力钢管及其埋件,其几何尺寸、焊接质量等应符合设计图纸及规范要求。
2.3 设备接货清点、交接验收
2.3.1 瓦片或管节及附件接货验收
2.3.1.1 质检人员、作业人员会同监理工程师进行压力钢管接货验收,同时作好验收记录。
2.3.1.2 检查每批到达现场的瓦片管节及附件的检验记录,收集整理备查。
2.3.1.3 瓦片管节及附件应有防腐蚀措施;对于刚度小的瓦片或管节还应有加固措施。
2.3.1.4 瓦片几何尺寸应符合DL5017-93中表4.1.5-1要求;管节几何尺寸应符合DL5017-93中表4.1.6及表4.1.7要求;岔管和伸缩节几何尺寸应符合DL5017-93中表4.2.2和表4.2.3-1、4.2.3-2和表4.2.4的要求。
2.3.1.5 伸缩节、滚轮等附件应有妥善保护。
2.3.2装箱零部件开箱、清点验收
2.3.2.1 质检人员、作业人员会同监理工程师、业主及厂家代表对装箱的零部件进行开箱、清点验收,并作好验收记录。
2.3.2.2包装运抵现场的附件,检查包装物是否完整无损,是否与随箱附有的装箱清单内容一致。
2.3.2.3观察所有附件是否有无锈蚀及机械损伤,清点所有附件是否齐全。
2.4 运输
2.4.1 从钢管厂到安装现场的运输
2.4.1.1 中小直径钢管体积小、重量轻,运输可采用载重汽车运输
2.4.1.2 大直径钢管,根据地形条件的不同,可采用平运或立运等不同的方案。
2.4.1.3 瓦片的运输可采用专用托架等方案。
2.4.2 洞内埋管在钢管洞内运输
2.4.1.1 运输前的准备
因洞内埋管无法直接使用吊车就位,需要采用有轨运输
1) 压力钢管安装前,首先布置砼或钢支墩,用于支撑钢管重量。
① 横向跨距一般为0.6~0.7D(钢管直径);
② 支墩纵向布置:在始装节每节设一对,其它管节每2~3节设一对;
③ 支墩尽量对正加劲环,支墩上一般应预埋钢板,并铺设钢轨,钢轨一般采用43kg/m(或其它规格),轨顶距加劲环50~80mm。混凝土墙式支墩每隔4~5m应留出一个过人孔。
2) 测量控制点应设置牢固,并用红铅油标示清楚,分别设在始装节两端、弯管起止端的左右中心及下中心处。其它管节则每隔10m左右设置一个控制点。
3) 搭设脚手架及行人爬梯,设置安全网和防护栅栏,钢管较长时可采用活动式台车,以减少搭设脚手架的工作量。
4) 设立明确可靠的联络讯号。
5) 钢管较长时,应采取有效的通风排烟措施,
显示全部